電池百科
宣傳內容
宣傳內容
隨著新能源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與規模龐大的動力鋰電池需求伴生的將是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的行業機遇,發展動力鋰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產業,既是必須的(避免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也是具有可觀經濟性的。
嚴格意義上說,鋰電池分為兩種: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這是根據鋰存在的形態來定義的,鋰金屬電池是用金屬鋰做電極,而鋰離子電池則是以離子形態存在于電極。
目前電池產品類型中,鋰電池憑借著眾多的優勢迅速的占領了市場,并在逐漸取代傳統鉛酸電池。鋰電池是新興的高科技產品,其發展趨勢是必然的。鋰電池相對于鉛酸電池來說,具有很大的優勢,在于,重量,壽命,環保,放電等方面。鋰電池對于南方來說是非常適合使用的,南方氣溫高,所以,鋰電池的性能更能得到很好的發揮。那么有人要反問到,低溫對鋰電池的影響大嗎?
“哎呀,我這手機剛充滿電,怎么出門一會就自己關機啊?”,是的,在北方的冬天,這種場景是不是很常見、似曾相似呢?關于手機在低溫環境下自動關機這鍋,可能要讓鋰電池背上一背。至于為什么,我們需要先了解鋰電池的工作原理。
導讀:低溫是電動汽車在我國大北方、高寒地區等地推廣的一個障礙,更是動力電池企業的一塊心病,攻克動力電池的耐低溫問題,一直是業內重點努力的方向之一。
鋰離子電池的性能受到動力學特性影響比較大,由于Li+在嵌入到石墨材料中時需要首先進行去溶劑化,這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阻礙了Li+擴散到石墨內部。而相反的Li+在脫出石墨材料進入到溶液中,會首先發生溶劑化過程,而溶劑化過程不需要消耗能量,Li+可以快速的脫出石墨,因此也就導致了石墨材料的充電接受能力要明顯差于放電接受能力
導讀:天冷了,原本能量滿滿的鋰電池,容量上都要打一個折扣,鋰電池似乎進入了冬眠狀態,這給新能源汽車以及數碼產品用戶帶來不小的煩惱。今天這篇文章關注的話題,就是低溫對鋰電池的影響以及業界的研發進展情況。
這種加盟或招商性質的應該是鋰電池PACK或組裝性質的,因為門檻低,投入設備較少,簡單的案子只要串并聯,比較容易學習。 但是就我們深圳,東莞等這幾個地方來說,做鋰電池組裝,PACK的廠家,中小規模,大規模的廠家,都已多如牛毛,有很多廠家的生意都比較淡的。而你加工這種簡單作坊式加工廠,生產,品質,管理體系都不健全,而鋰電池又屬于危險品,一是銷售前景還不可知,二是如果出現安全事故,就更麻煩了。
如果是鋰離子電池,且不確定是否有過充保護的話,請不要過充。現在的主流鋰離子電池是LiCoO2 + LiC6(其實也就是吸鋰的石墨……)的陽陰極組合。在放電的時候,是LiCoO2被Li+嵌入的同時,三價Co被還原至二價。充電的時候,這個過程反過來。那么過充的情況,其實就是強行要把LiCoO2里的Li趕出去,同時氧化三價Co到四價。四價Co的電子結構是十分不穩定的,很容易分解并引起整體的晶體結構破壞,從而降低整體的電容和循環性。未充滿的話,對工藝好的鋰離子電池結構基本沒什么傷害,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鋰電池電解液是電池中離子傳輸的載體。一般由鋰鹽和有機溶劑組成。電解液在鋰電池正、負極之間起到傳導離子的作用,是鋰離子電池獲得高電壓、高比能等優點的保證。電解液一般由高純度的有機溶劑、電解質鋰鹽、必要的添加劑等原料,在一定條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本文從下一段開始所說的電池都是指筆記本電腦用的鋰電池,也許對手機用的鋰電池也有一定道理(我不是很肯定),但是不是普通照相機上常用的鎳氫電池或是別的什么電池。事實上有證據顯示,深度充放電法對鎳氫電池確實是有效的,而冷凍相當于對電池變相深度充放電,所以也應該是有效的(當然沒幾個人會為了省幾節干電池的錢去冒電池可能爆炸的巨大風險)。但是鋰電池的老化一般都是由于電芯材料崩解造成的,是不可逆的。
鋰電池自誕生以來,市場需求保持高速增長,鎳鎘電池、鎳氫電池等相繼推出公眾視野。鋰離子完成逆襲,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占據了以智能手機、數碼相機、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市場。 據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僅為4.91億部;到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已高達14.7億部。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擴展了鋰電池需求。 不過,智能手機經過這幾年高速增長后,市場已接近飽和,2016年同比增速僅有2%,遠低于2015年10.4%增速。目前除了印度、東南亞地區,其他國家增長逐漸放緩。
根據鋰離子電池所用電解質材料的不同,鋰離子電池分為液態鋰離子電池和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或塑料鋰離子電池。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所用的正負極材料與液態鋰離子都是相同的,正極材料分為鈷酸鋰、錳酸鋰、三元材料和磷酸鐵鋰材料,負極為石墨,電池工作原理也基本一致。它們的主要區別在于電解質的不同,液態鋰離子電池使用液體電解質,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則以固體聚合物電解質來代替,這種聚合物可以是“干態”的,也可以是“膠態”的,目前大部分采用聚合物凝膠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