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百科
宣傳內容
宣傳內容
就電動汽車來說,要想跑得更遠,就必須有更高的電池能量,相比于廣泛應用于動力電池的LFP來說,三元材料有更高的能量,在提高續航能力方面很有前景。目前行業內電動汽車價格居高難下,動力電池的造價很高是重要原因之一,它的價格幾乎占了整車的一半。
鋰電池極片厚度一般為40-200μm左右,其中極片厚度根據電池種類(高能量、高功率等)的不同而變化。如果想要鋰電池具有好的電化學性能,極片必須要前中后厚度一致,且表面平滑,沒有缺陷。在排除涂布工藝的條件下,漿料制備是決定其質量好壞的關鍵程序。
TP4057一款完整的單節鋰離子電池充電器,帶電池正負極反接保護,采用恒定電流/恒定電壓線性控制。其SOT封裝與較少的外部元件數目使得TP4057便攜式應用的理想選擇。
高性能的線性鋰電池充電管理芯片CN3052A/CN3052B/CN3056,這些器件內部集成有功率管,不需要外部的電流檢測電阻和阻流二極管,只需要極少的外圍元器件,并且符合USB總線技術規范,可以通過USB端口為鋰電池充電,因此非常適用于各種充電器及MP4播放器、藍牙耳機、數碼相機等便攜式產品。
CH4054是一款單節鋰離子電池恒流/恒壓線性充電器,簡單的外部應用電路非常適合便攜式設備應用,適合USB電源和適配器電源工作,內部采用防倒充電路,不需要外部隔離二極管。熱反饋可對充電電流進行自動調節,以便在大功率操作或高環境溫度條件下對芯片溫度加以限制。
LTH7(型號:PL4054)是一款完整的單節鋰離子電池采用恒定電流/恒定電壓線性充電器。其SOT封裝與較少的外部元件數目使得PL4054成為便攜式應用的理想選擇。
CS0301是一款高精度智能型電池充電管理芯片,具有功能全、價格低、集成度高,外部電路簡單,調節方便。該芯片是通過檢測電池電壓狀態來決定充電狀態的。
HL7016是國內首款12V高壓輸入全集成的開關模式充電器,實現了高輸入電壓和USBOTG升壓模式及I2C接口可編程。芯片內置了電壓、電流、溫度等多項檢測和保護功能,通過I2C接口實現電壓和電流參數的設置和調整,保證了鋰電池充電安全性。
TP4056是一款完整的單節鋰離子電池采用恒定電流/恒定電壓線性充電器。其底部帶有散熱片的SOP8封裝與較少的外部元件數目使得TP4056成為便攜式應用的理想選擇。TP4056可以適合USB電源和適配器電源工作。
線性鋰電池充電芯片SL1053是集高精度預充電、恒定電流充電、恒定電壓充電、電池狀態檢測、溫度監控、充電結束低泄漏、充電狀態指示等性能于一身,可以廣泛地使用于PDA、移動電話、手持設備等領域。
成組鋰電池串聯充電時,應保證每節電池均衡充電,否則使用過程中會影響整組電池的性能和壽命。常用的均衡充電技術有恒定分流電阻均衡充電、通斷分流電阻均衡充電、平均電池電壓均衡充電、開關電容均衡充電、降壓型變換器均衡充電、電感均衡充電等。
目前鋰電池企業的成本大約為1.2元/Wh。在車用動力電池成本結構中,材料成本占比接近75%,人工成本、制造成本(除人工成本之外的與電池制造直接相關的成本,如廠房、設備、能源等)、其他成本(主要包括資金使用成本、環保成本等)在內總共占比約25%。
對于移動通信設備的鋰電池,如何通過嚴格可靠的測試,控制并保證鋰電池的安全運行并提升其工作壽命,不僅是從事鋰電池開發和生產的工程師面對的挑戰,也同樣是對產品設計工程師在選用電池和設計產品用電特性時,需要充分考慮的問題。
鋰離子電池制造程序非常復雜,包括電極生產、堆疊結構和單元裝配。然后要執行電氣測試,以便評定電池容量和性能。這之后還要執行電氣測試,以便評定電池在工作中的容量,即額定值。對于鋰離子電池制造中的這些電氣測試,需要高功率、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測試設備。
鋰電漿料需要具有較好的穩定性,這是電池生產過程中保證電池一致性的一個重要指標。隨著合漿結束,攪拌停止,漿料會出現沉降、絮凝聚并等現象,產生大顆粒,這會對后續的涂布等工序造成較大的影響。因而檢測和控制好漿料的穩定性十分重要。
相對于其它化學電池,鋰電池具有許多優勢。例如,與鎳氫電池或鎳鎘電池相比,鋰電池更輕,沒有記憶效應,并且自放電速率更慢。鋰電池已被廣泛用作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現代電子設備的充電電池。
筆者認為,當前所見無人機智能鋰電池并不是終極形態。當前形態,既不利于促進新生代無人機市場繁榮,又無端增加了消費者的經濟負單和采購難度。理想中的無人機智能鋰電池,應該進一步簡化功能。
智能鋰電池的核心是管理電路,這部分電路由主板、管理芯片、單片機、MOS管等主要零件構成。每一個鋰電池組都需要附加上這么一塊相同的管理電路。而這些生產成本的增加,無一例外,都需要用戶來買單。
在一個能令企業獲得巨大贏利潛能的模式下,用戶要為高昂的制造成本買單,同時還要承擔的更多其他隱形成本,例如由于產能不足帶來的等候時間。為了講清楚這個問題,筆者先來和大家分享一下“電池”與“智能”是如何溝兌到一塊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