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05月21日
廣州充換電市場觀察:競爭和創新之路
“充電<換電<燒汽<燒油,充電1公里只要1毛5,換電3毛3,燒汽和燒油要再貴一點?!边@是廣州一位換電出租車司機給出的使用成本排序。
前幾天去廣州出差,鍇俊說既然來了,咱們順便實地了解下當地的充換電市場,寫點接地氣的東西。
起心動念,我們去看了6個充電站,2個換電站,與近10位出租車網約車司機交流,也拜訪了4家充電運營商和換電代表奧動新能源,于是有了這篇廣州充換電觀察。
一
充電篇
1
充電樁:供大于求
當被問到充電方不方便時,與我們交流的電動網約車或者出租車司機朋友都說很方便,而且基本不排隊,除了個別場站和時段以外。
同樣的問題,廣州的幾家充電運營商也是如此表態。他們認為目前廣州的充電樁數量已經供大于求,可服務的車輛規模遠不止現在這些。
今年一月,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廣州市2019年新能源智能汽車發展工作情況及2020年工作計劃》。文件顯示,2019年廣州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21萬輛,新能源網約車5.6萬輛,接入廣州市充電設施智能管理平臺的運營商達到160家,充電站2768座,充電樁23527個。
廣州有這么多網約車公司,也是嚇我一跳
“充電市場是被動式的,跟隨車的需求上升而上升,廣州的充電樁數量已經做到適當超前了?!睆V州勁樁總經理丘文贊介紹說,“廣州的新能源車輛總數是查得到的,但實際在路上跑的無法統計,但肯定要打折扣,而充電樁建下去基本是要投入運營的,1個直流樁一天服務6-8輛車沒問題?,F在每天有服務10萬輛車的能力,但實際每天要充電的車沒有那么多。”
不同時段不同位置場站,使用率差別很大
關于充電運營商來說,目前的核心客戶是出租車、網約車、物流車等運營車輛,剛需、高頻、價格敏感是這類客戶的典型特點。隨著運營車輛的逐漸新增,早期運營商的示范效果,以及對投資充電站回報預期的熱炒,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其中,競爭越來越激烈,成本也越來越高。
“一個車位炒到2000塊一個月,你怎么搞?”廣東萬城萬充助理總裁盧永祥在介紹目前廣州運營商競爭時,苦笑著說,“本來早期投入的一個站,慢慢養,充電量還不錯。別人一看你生意好,立馬在旁邊建幾個站,生意一下子又掉下去了?!?/p>
盧永祥說:“廣州目前充電服務費一度電在3-5毛之間,有的場站甚至只收1-2毛。有時候大家開玩笑,站里面賣泡面都比你賺得多。”
關于運營司機們來說,除了避開波峰時段的高電價,他們普遍會選擇電費+服務費低于1塊錢以下的場站充電。
一位開了25年出租車的李叔,上個月剛剛換了廣汽AionS的出租車——他們公司的第一輛。他單班每月份子錢4200元,每月充電費用1500元,社保的5險自己交,每月差不多1500元,再加上每天差不多20元的吃飯費用。李叔說,算下來一個月賺不到多少錢。
大家各算各的賬,都有自己的苦衷。
2
除了好地段,更要好體驗
“用戶用腳來投票,一廂情愿的事情是做不下去的。”這句話來自萬城萬充的盧永祥。目前萬城萬充全國擁有七八千輛網約車,自營充電樁4000多個。
2017年萬城萬充在廣州推廣電動網約車的時候,發現充電是個大問題,于是提出車樁聯動的概念:在投車的同時,開始布局充電樁建設。和其他人不相同的是,萬城萬充一開始就重視充電的體驗,要有好的地段,要有專用的車位或者有人管理,來充電要免費停車,還得都是快充。
“建充電站核心是地段和服務,好的地段服務差點都沒關系。因為地段具有排他性,你建了別人就只能去旁邊。比如像客運站這樣的地方,地段不好的地方只能去拼服務?!鼻鹞馁澋南嚓P經驗大體相同。競爭壓力之下,充電運營商建設運營理念殊途同歸。
在充電速度、規模、價格等因素站在一個起跑線時,怎么吸引更多人來充電?有人選擇打價格戰,有人選擇拼服務和體驗,這是市場競爭中自發形成的博弈策略。
“一開始大家要的是能充就行,然后變成要快充,再然后要便宜,要去大站,要休息室,要更多配套。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也符合規律?!鼻鹞馁澘偨Y說,“所以你看現在有的場站休息室里除了座椅、空調、飲水機、自動販賣機,甚至還引入洗車、餐飲、椅等服務,由此還引發了一些模式創新。比如充電+停車包月服務,用戶晚上把車停到充電站,第二天拿到滿電的車,運營商幫你把充電+停車都解決了?!?/p>
廣州某2個充電站里配套的洗車、休息室
丘文贊還介紹,為了解決用戶充電要注冊多個APP的問題,廣州本地的勁樁、萬城萬充、捷電通3家在充電數據上互聯互通,在任意一家的APP上都可以啟動另外2家的充電樁。這也是他們自發形成的合作,從競爭到合作,抱團互助共同解決行業問題。這種形式在國內當屬首例。
在市場的競爭下,我們拜訪的這幾家運營商也紛紛表態,目前一方面不斷優化和升級已有存量場站,另一方面不再追求盲目擴張,而是追求建設地段和服務更好的場站,以提升競爭優勢。
3
強龍不壓地頭蛇
“強龍不壓地頭蛇。”這句話形容廣州充電競爭格局再合適不過。
在廣州充電運營商玩家重要分為2大類,一類是特來電、星星充電、南方電網、普天新能源等這類的全國性玩家,一類是萬城萬充、勁樁、捷電通等數量超過百家的地方性區域玩家。
廣州市充電平臺“羊城充”APP上密密麻麻的充電運營商
從規模上看,全國性玩家占據領先地位。在廣州,充電樁數量排名最多的就是特來電和星星充電。但從使用率和充電量上,兩家反而不如地方性區域玩家。
目前,廣州充電量排名第一的是小桔充電,它背后匯聚的是眾多地方性小玩家;其次是像勁樁、萬城萬充、捷電通這類在地方上規模比較大的公司;然后才是特來電、星星充電等。
為何全國性運營商沒有優勢?除了進入市場早,為搶地盤建設了大量的交流樁外,原因還包括外來戶的當地資源拼不過本地人,畢竟充電站的核心要素就是地和電。此外,由于是全國性公司,在管理、執行和服務創新上,不如本地公司來得靈活,總體的充電體驗不如本地運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