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6月09日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正極材料和負極材料是決定鋰離子電池性能的關鍵材料之一,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的核心,目前以鈷酸鋰、錳酸鋰、鎳鈷錳鋰和磷酸鐵鋰為主。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發展引領著鋰離子電池的發展。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
隨著鋰離子電池的不斷發展,使用范疇也在逐漸的張大,其在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使用方面已經由單一化向多元化的方向轉變,其中包括:橄欖石型磷酸亞鐵鋰、層狀鈷酸鋰、尖晶石型錳酸鋰等等,實現多種材料的并存。
從技術發展方面能夠看出,在日后的發展中還會萌生更多新型的正極材料。關于動力鋰電池的正極材料來說,其在成本費用、安全性能、循環能力以及能量密度等多個方面都具有較為嚴格的要求。
由于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加工所需的鋰、鈷、錳、鎳等金屬資源豐富,消費類電子產品、新能源汽車等鋰離子電池其下游使用市場迅速擴張,近年來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不斷發展壯大。國內鋰電正極材料行業聚集度較高,已經形成了以京津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和華南地區三大鋰電正極材料產業基地。
分解認為,隨著三元鋰離子電池材料在動力范疇安全性逐步成熟,以及消費市場關于續航里程的需求提升,國內車企或將掀起一輪由磷酸鐵鋰轉向三元路線的變道風潮。在此背景之下,三元鋰離子電池材料市場有望迎來較大的市場需求。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性能要求不斷提高。此外,替代技術如燃料動力電池、鋰硫電池、鋰空電池雖然距離大規模產業化還有待時日,但不排除將來出現技術革新替代現有產品的風險。
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發展趨勢
截止至2018年前九月,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為22.63萬噸,同比上升13%。預測2019年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將沖破50萬噸,達到53.7萬噸,將來五年(2019-2023)年均復合上升率約為17.02%,并預測在2023年我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產量也將沖破百萬噸,達到了100.7萬噸。
鋰電正極材料產業起步早,整體技術水平和質量優于我國鋰電正極材料產業,占據鋰電正極材料市場高端范疇。近十年我國大型鋰電正極材料迅速發展,產品質量大幅提高,具備較強的成本優點,日韓鋰電公司逐步從我國進口鋰電正極材料,我國市場份額己占據全球的46%,將來發展空間仍廣闊。
作為鋰離子電池的緊要組成部份,我國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行業得到快速發展。隨著對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斷提高,三元材料的市場需求量始終保持上升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