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6月08日
新能源汽車逆襲背后的變局 動力鋰離子電池廠商崛起之路
在新能源汽車逆襲的背后,是我國汽車行業換道超車的良機,更是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廠商的崛起之路。所以,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都將會是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廠商布局,展露實力的緊要板塊。
即將過去的鉅大鋰電2018年,被業內普遍認為是智能電動汽車發力的元年。這一年,造車新勢力崛起,新能源汽車銷量突飛猛進,在整體車市呈現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上升,大概3%的下降幅度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上升比率仍舊保持在相當可觀的兩位數。
政策引導下的消費市場逆轉為汽車的能源趨勢
其實,新能源汽車在國內的發展并不算一帆風順。依據尼爾森公司的調查發現,我國用戶在2012年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購買意向僅為2%;同期,純電動汽車的購買意向僅為1%。不過在接下來的幾年,尤其是國家政策的支持,讓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沖破。尤其在2017年,國家就累計出臺36項新能源汽車相關政策(包括征求意見稿3項),涉及到宏觀、補貼、基礎設施、安全管理、技術研發、智能網聯等諸多方面的支持。依據尼爾森的調查顯示,也是在2017年,我國有買車意向的消費者近三成會考慮純電動汽車,25%的人會選擇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27%的人會選擇純電汽車。
五年的時間,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機遇成熟了,機會來了。在政策的推動和消費意識的變化下,2018成為了行業公認的造車新勢力元年。造車新勢力不斷崛起,并且正助力我國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依據我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今年1至十一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5.35萬輛和102.98萬輛,比上年同期上升63.63%和68%。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0.66萬輛和79.09萬輛,比上年同期上升50.30%和55.66%,保持快速上升態勢。而隨著智能電動汽車產品的繼續普及,我們有理由對其市場保有量的迅速上升持樂觀預期。當然隨之而來的,汽車的能源供給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轉變……
車企紛紛與實力派電池廠商聯手搶占攤頭
與傳統燃油車的能源供給方式不同,電動汽車要的是電池供應的電能,因此掌握電芯技術的廠商成為了市場中的香餑餑。整車主機廠紛紛需求聯手實力雄厚的電池供應商。
去年,上汽集團宣布將通過全資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與寧德時代合資成立兩家公司:時代上汽動力鋰離子電池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有限公司。時代上汽公司,將在鋰離子電池、鋰聚合物電池等進行共同開發、加工和銷售及售鋰離子電池后服務;而上汽時代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3億元,上汽管理擬持股51%,寧德時代擬持股49%,雙方將在動力鋰離子電池模塊和系統的開發、加工及銷售上合作。
今年一月,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與東風實業有限公司簽訂了《東風力神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項目協議》。依據協議,雙方共同出資組建東風力神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有限公司,項目落戶在位于湖北鋰離子電池廠家十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產量為每年動力鋰離子電池系統30億瓦時。同在今年,據悉力神電池也正在德國沃爾夫斯堡籌備開設銷售辦事處,計劃與包括大眾、戴姆勒在內的當地汽車廠商展開談判,旨在為上述汽車廠商的電動汽車供應電池。在歐洲各國紛紛大力發展新能源動力鋰離子電池的背景下,中、日、韓三國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或將在歐洲展開新一輪比拼。
年中,長安汽車與比亞迪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引發了業內對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競爭、動力鋰離子電池供應配套的關注。據悉,這一合資公司將聚焦于動力鋰離子電池加工、銷售等業務板塊,產量按照10億瓦規劃,分階段執行,一期達成5-6億瓦時,二期達成4-5億瓦時。而作為投資人的長安汽車與比亞迪,將會充足利用并整合各自在平臺、技術、管理、加工、營銷方面的優點,共同在動力鋰離子電池與整車的匹配、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產業使用等方面做出積極的探索,聯手打造全球領先的汽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產業化平臺,加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看出,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各車企和動力鋰離子電池廠商頻繁展開戰略合作以應對智能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形勢,以謀求自身長期發展。而在新能源汽車逆襲的背后,是我國汽車行業換道超車的良機,更是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廠商的崛起之路。所以,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鋰離子電池,都將會是國內動力鋰離子電池廠商布局,展露實力的緊要板塊。那么將來這場逆變之后,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呈現如何的格局,我們拭目以待。
東莞市鉅大電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總部位于我國廣東省東莞市東城街道景怡路8號,是一家為全球用戶在移動電源、儲能電源、動力電源和備用電源的個性化需求,供應特種鋰電系統定制化方法和產品的國家級高新技術公司。
上一篇:三元鋰離子電池降成本成關鍵
下一篇:今年動力鋰電池行業將會出現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