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1年12月20日
寧德時代建西南總部 市值已突破1.3萬億的寧德時代面對著哪些樣的挑戰?
7月14日,寧德時代與宜賓市簽署全方位深化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攜手共建寧德時代西南總部、生產基地、產業生態體系、國際培訓中心、新能源學院和新能源產業基金。
在此之前的6月17日,由寧德時代全資投資的四川時代動力電池一期項目已在宜賓正式投運。此次雙方簽署的深化合作協議,將以在宜賓三江新區全面建設寧德時代西南中心為重點,圍繞四川時代生產基地及產業鏈,建設寧德時代西南運營總部、研發中心。
為加快落實省政府與寧德時代戰略合作協議精神,雙方決定在宜賓三江新區投資建設四川時代七、八、九、十期項目,加快宜賓建成世界最大動力電池生產基地,實現雙方互利共贏。
此外,為加快宜賓在動力電池產業領域的人才培養,雙方將共同建設寧德時代國際培訓中心、會議中心,全力推動動力電池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撐。
宜賓還將聚焦新能源電池正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重要環節,按照項目特性在全市相關產業園區,科學布局配套項目,并在新能源產業基金方面形成合作。
寧德時代是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和儲能系統研發制造商,連續四年動力電池系統使用量世界第一。宜賓與寧德時代陸續簽訂了四川時代動力電池一至六期項目,總投資超過300億元,占地面積約3000畝。
今年以來,寧德時代一直在擴張自己的版圖,擴大產能、尋求技術突破、布局下游供應鏈,甚至直接參與到造車環節,而這也使得寧德時代的市值一舉突破萬億大關。近期先后與長城、特斯拉簽訂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后,進一步擴大戰略布局對寧德時代來說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寧德時代的版圖
從行業背景來看,當下車企接連宣布自建電池工廠,歐洲超過中國成為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電池技術的創新和路線紛爭也從未停止,這些都給寧德時代提出了新課題。
在新技術方面,曾毓群近期表示,寧德時代研究的鈉電池技術已經成熟,將在今年7月前后進行發布。另外,寧德時代對固態電池的研究屬于第一梯隊,但真正的固態電池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產能上,自去年年底以來,寧德時代頻頻大手筆擴充產能。截至2020年底,公司動力電池系統產能69.1GWh,在建產能77.5GWh。
曾毓群在今年年初舉辦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曾表示,未來5年鋰電產業市場將進入TWh時代(1Twh等于1000Gwh)。韓國SNEResearch報告也指出,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在電動汽車上的總裝機量達137GWh,預計2025年將達到1163GWh。
在產能擴張的同時,寧德時代面臨的挑戰之一是如何應對毛利率下降。
近五年,寧德時代的毛利率分別是43.7%、36.3%、32.8%、29.1%、27.8%。寧德時代方面對此表示,動力電池的成本快速下降,公司的毛利率下降趨勢與行業發展保持一致。隨著公司產能釋放、工藝制造水平的提升、產業鏈的深度合作等,公司的毛利率會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寧德時代)今年的一個主要矛盾將是如何應對生產原料漲價帶來的成本和定價問題。”真鋰研究創始人墨柯向《中國企業家》表示。
長期來看,墨柯認為,“將來唯一能夠確保寧德時代保持領先地位的,就是成本控制,至少要在成本控制方面比別人領先,才能維持市場份額。”
一位曾經在該行業創業的人士表示,“寧德時代沒有特別大的風險,除非行業不行了。所有的競爭源自于人才,電化學是三級學科,每年畢業的碩士生和博士生也沒多少,可能60%~70%去了寧德,你說別的企業能做得起來嗎?動力電池行業做不到前十名一點機會都沒有,做不到前五名基本沒話語權。”
從全球范圍來看,2020年歐洲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寧德時代來說,海外將是下一個激烈且重要的戰場。2020年寧德時代的境外收入為79億元,占比達到15.71%,同比增長295%。
寧德時代向《中國企業家》表示,公司目前已在歐洲啟動了產能建設,正在建設德國的海外生產基地,首個海外工廠落戶于德國圖林根州埃爾福特。另一方面,寧德時代也在海外投資設立回收利用基地,加速推進電池回收業務的布局。
眼下,寧德時代還在一方面布局儲能等業務,一方面通過投資擴大版圖,撐起萬億市值后更大的想象空間。
雖然目前寧德時代約有八成營收來自動力電池,但曾毓群并不想把寧德時代定義為電池制造商。在那場母校的活動上,曾毓群說,電池是寧德時代的基礎和重要方向之一,寧德時代另外兩個方向,一個是儲能和發電,另一個是智能化、電動化方面的探索,比如特定場景下的自動駕駛。四川在線,中國企業家雜志,愛卡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