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2年09月06日
億緯鋰能和格林美簽訂回收鎳供應條約 電池回收材料正在變得"吸引"人
8月9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該公司已與格林美簽署《10000噸回收鎳產品定向循環供應合作備忘錄》。
公告披露,自2024年起,格林美承諾向億緯鋰能供應每年1萬噸以上的回收產出鎳產品(包括硫酸鎳、三元前驅體與三元材料等鎳產品),合作期限自產品供應開始延續10年,且可根據需要進行數量增加和合作期限的延長。
隨著全球新能源產業的飛速發展,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市場驅動力等,雙方協商一致,格林美將回收鎳產品供應億緯鋰能,億緯鋰能將報廢的含鎳動力電池以及電池廢料供應給格林美,構建“動力電池回收—電池原料再造—電池材料再造—動力電池再造”的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與鎳產品全球綠色供應鏈,促進動力電池低碳排放達標,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
資料顯示,格林美是世界領先的廢舊電池、鈷鎳資源、電子廢棄物、報廢汽車回收利用企業,擁有對鈷、鎳、銅、鎢、金、銀、鈀、銠、鍺、稀土等多種稀有金屬進行資源化綜合回收利用的技術。
今年3月份,有投資者向格林美提問每年回收的鈷、鎳、鎢、鋰、金、銀、鉑、錳、銅等金屬量,該公司回應稱,年回收鈷金屬5000噸以上,年回收鎳金屬10000噸以上,年回收鎢資源5000噸以上,占中國鎢資源開采量8%,年回收鍺資源占全球生產量的6%。按照公司動力電池回收戰略,至2025年,公司從動力電池中回收的鎳資源將達到40000噸以上、鈷資源將達到15000噸以上,將有力保障公司新能源材料業務快速增長對鈷鎳原料的戰略需求。
格林美聚焦發展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與動力電池回收為主體的新能源業務,是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的先進企業代表。
此次,億緯鋰能簽署的合作備忘錄,單單一個廠家就提出每年1萬噸鎳使用量目標,從中可以看出這份備忘錄對格林美可能帶來的銷量保障和產業前景。
億緯鋰能表示,此次與格林美合作,有利于雙方共同構建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價值鏈與鎳產品全球綠色供應鏈,通過雙方合作,實現鎳資源的定向循環再利用,促進動力電池低碳排放達標,助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有利于持續提升公司在新能源行業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大,電池材料采購成本小
根據行業機構的預測,從全球角度來看,在2017年至2025年內,全球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將小規模放量,累計退休金可達到380GWh;而在2026-2030年中,全球電力電池回收市場的全面爆發。
而根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CResearch的預測,到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對動力電池的需求達到406GWh,而功率電池供應預計為335萬歐元,供求缺口約18%.2025年,供需差距將增加至大約40%。
“從動力電池回收的金屬資源和采礦中的金屬相比,它具有低成本且高效的優勢。它們還避免了礦山開采時的環境污染。”業內人士指出,在電力電池公司了解了電池回收業務的巨大市場價值之后,他們正在積極部署以參與電池回收機構,自建回收公司和建立戰略聯盟的形式進行電池回收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模式外,還根據主導企業不同,還有以鋰電池材料公司為主的回收模型:通過積極部署電池回收業務并與原有材料相關服務一起形成產業閉環和降本空間。但隨著新能源汽車數量的快速增長,今年以來許多電池生產企業已經擴大了對回收網絡的投資。一些汽車制造商可能與電池回收行業合作或宣布建立自己的閉環回收網絡,而材料技術公司則投資于加強再生利用和梯次使用成套的技術設備的研究開發推廣。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不斷壯大,動力鋰電池在2020年后迎來報廢高峰,電池回收業務正日益成為前景廣闊的新藍海。
通過該系統,鋰、鈷等關鍵金屬的回收將會被最大化,銅、鋁等電池中含有的其他金屬也會被回收,所有金屬將再度優化成為新電池生產所需的材料。特斯拉表示,希望用回收材料生產新電池以節省資金,同時也能減少將報廢電池運到一些海外第三方回收公司所需的費用和造成的污染。
對于任何一家電動車制造企業來講,貴金屬原材料的采購成本勢必占用了大量的公司現金流,如果能從廢棄的鋰離子電池中將貴金屬回收,無疑能大大減輕電池企業的原材料采購負擔。
從經濟角度來看,回收電池材料的成本遠低于購買和運輸新材料的成本,會帶來顯著的成本節約。證券時報網,電池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