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2年05月10日
電池回收面臨新形勢,環保組織呼吁加強管理
隨著手機、數碼相機以及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在日常生活中的日益普及,替換下來的巨量廢舊電池該怎么處理已經成為了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日前,自然之友、蕪湖生態中心等國內8家民間環保組織已向國家發改委、環境保護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3部門發出了一封公開建議信,呼吁盡快建立健全廢電池回收處理體系。
根據國家2003發布的《廢舊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得較多的干電池,如1號、5號、7號干電池由于實現了無汞或低汞生產,考慮到目前的處置技術水平和再生成本,國家不鼓勵集中回收,允許隨生活垃圾一起填埋。但是環保組織在建議信中援引的最新數據卻指出,雖然2009年我國廢電池的含汞量雖較十多年前有大幅下降,但仍占生活垃圾含汞總量的54%,廢電池仍是我國含汞最多的一類生活垃圾。
此外,進入2012年,我國民眾使用得最多的并不是日常的干電池,而轉變成了鋰電池等可充電電池。僅就手機電池方面,我國目前擁有10億手機用戶的龐大群體,可見,僅是撤換下來的手機廢舊電池就將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目。加上其他數碼產品,其數目將更加驚人。
而我國03年發布的《廢舊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中,僅規定了對車用蓄電池等要求集中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置,而對數碼設備用的小型鋰電池并沒有明確的要求。原因也許是因為當時數碼產品尚未得到普及。
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電池技術的進步,目前在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方面也已經得到了突破性的進步。事實上,龍威盛電子等企業已經率先于去年和今年的五一發起了數碼充電電池回收活動,他們通過將廢舊電池集中起來,交給專業的電池回收企業進行處理,并為消費者提供免費或優惠折扣的新電池。但是由于電池回收措施的缺失,目前各個城市不少消費者都在反應撤換下來的電池不知該怎么處理。
針對我國電池回收處理體系建設停滯不前的狀況,8家環保組織在建議信中呼吁相關部門在電池回收處理上應該與時俱進,針對新形勢加強廢舊電池回收管理,以進一步完善廢電池回收處理體系。
根據國家2003發布的《廢舊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得較多的干電池,如1號、5號、7號干電池由于實現了無汞或低汞生產,考慮到目前的處置技術水平和再生成本,國家不鼓勵集中回收,允許隨生活垃圾一起填埋。但是環保組織在建議信中援引的最新數據卻指出,雖然2009年我國廢電池的含汞量雖較十多年前有大幅下降,但仍占生活垃圾含汞總量的54%,廢電池仍是我國含汞最多的一類生活垃圾。
此外,進入2012年,我國民眾使用得最多的并不是日常的干電池,而轉變成了鋰電池等可充電電池。僅就手機電池方面,我國目前擁有10億手機用戶的龐大群體,可見,僅是撤換下來的手機廢舊電池就將是一個非常可觀的數目。加上其他數碼產品,其數目將更加驚人。
而我國03年發布的《廢舊電池污染防治技術政策要求》中,僅規定了對車用蓄電池等要求集中回收進行無害化處置,而對數碼設備用的小型鋰電池并沒有明確的要求。原因也許是因為當時數碼產品尚未得到普及。
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電池技術的進步,目前在電池回收利用技術方面也已經得到了突破性的進步。事實上,龍威盛電子等企業已經率先于去年和今年的五一發起了數碼充電電池回收活動,他們通過將廢舊電池集中起來,交給專業的電池回收企業進行處理,并為消費者提供免費或優惠折扣的新電池。但是由于電池回收措施的缺失,目前各個城市不少消費者都在反應撤換下來的電池不知該怎么處理。
針對我國電池回收處理體系建設停滯不前的狀況,8家環保組織在建議信中呼吁相關部門在電池回收處理上應該與時俱進,針對新形勢加強廢舊電池回收管理,以進一步完善廢電池回收處理體系。
上一篇:鋰電池充電器迎來新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