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14日
鋰金屬電池商業化提速
近日,在2022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之鋰金屬電池創新技術論壇上,盟維科技位于合肥經開區的鋰金屬電池自動化制造線及z21創新實驗室正式啟用。據悉,盟維科技自主開發的新一代鋰金屬電池能量密度已突破550Wh/kg。該公司研發的450Wh/kg鋰金屬電池也在兩年前實現商業化量產交付。
鋰金屬電池也被市場稱為金屬鋰電池,是將鋰金屬作為負極的一種電池技術路線,可大大改善電池性能,增強電池的電量持久力,大幅提升電力存儲的經濟效益。在業內人士看來,隨著未來鋰金屬電池在應用中的逐步成熟,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推動也值得期待。
據了解,目前,除了盟維科技,還有多家電池公司已公布了鋰金屬電池相關技術產品。今年二月,鋰金屬動力鋰電池公司SES宣布在紐交所上市,其背后的投資方有通用、現代、吉利、上汽等國內外公司。SES曾在去年公布了容量高達107Ah的ApolloTM鋰金屬電池,是全球單體容量最大的、首次公開展示的超過100Ah的單體鋰金屬電池,其能量密度達417Wh/kg,較現有的鋰電池能量密度高一倍。
七月,恩力動力也宣布,研制成功100Ah鋰金屬電池。該電池采用自主開發的阻燃型鋰金屬電池專用電解質/液,能量密度高達479Wh/kg。恩力動力預計2024年完成GWh級產線建設,2030年前陸續實現200+GWh級的全球產業基地布局。
九月,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開發出新型固態鋰金屬電池。該電池有望實現3分鐘內完全充電,可持續使用20年,在生命周期內可循環超過1萬次。目前,初創公司AddenEnergy宣布已獲得哈佛大學技術發展辦公室授予的獨家技術許可,以此推進該技術的商業化,其目標是將電池縮小為手掌大小的軟包鋰電池。
作為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動力鋰電池,日益成為各方競爭的核心關鍵點。在此背景下,電池公司不斷在新技術方面進行探索。一般鋰電池的負極材料是石墨,換成鋰金屬后能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目前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還達不到電動汽車的續航要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電池技術不斷進步,類似混合鋰金屬電池這樣的新技術肯定會受到車企關注。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表示。
不過,相較于石墨和硅碳,金屬鋰負極的活性極強,使得其安全性存在著更高的挑戰,導致全球在鋰金屬電池技術的研發上長期停留在實驗室階段。
SES創始人兼CEO胡啟朝曾表示,SES將通過使用內部研發團隊開發的更為安全的材料,加上在汽車電池管理系統里升級算法等方法,減少安全隱患。電池不可能做到100%安全,但在新增一系列技術手段后,能夠保證用戶的使用安全。
隨著電動化浪潮日趨洶涌,未來能量密度和安全系數更高、綜合性能更加平衡的鋰金屬電池一旦實現商業化,電動汽車的續航將更長,將加速出行的電動化轉型。鋰金屬電池這種能量密度高的電池是發展趨勢,尤其是作為動力鋰電池,質量很輕,容易被電動汽車產業接受。不過,鋰金屬電池想要替代現有鋰電池仍要時間。其高濃度電解液、鋰金屬薄帶等原材料和生產工藝仍要一個發展過程。業內專家建議,在進行鋰金屬電池研發的過程中可以同步開展電池材料循環利用技術的開發,從實驗室階段就考慮材料多次循環降本的問題,防止走入電池回收資源不夠又不能降本的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