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13日
120億!欣旺達、東風集團在宜昌投建動力鋰電池基地
九月十五日晚,欣旺達公布通告,子公司欣旺達汽車電池擬和宜昌市人民政府、東風集團及東風鴻泰簽署《欣旺達東風宜昌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投資協議書》。
據悉,該項目規劃總投資約120億元,規劃建設30GWh動力鋰電池生產基地:項目分兩期實行,第一期投資約80億元,規劃建設20GWh動力鋰電池項目;第二期投資約40億元,規劃建設10GWh動力鋰電池項目。
據了解,今年六月,欣旺達審議通過的《有關子公司和東風集團、東風鴻泰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的議案》顯示,合資公司股權結構如下:欣旺達汽車電池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51%;東風集團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35%;東風鴻泰占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的14%。
01、車企和電池公司合作成趨勢
為了保證足夠的電池供應,如今,電池廠商和整車廠聯手建設項目已經成為行業趨勢。去年,欣旺達就曾和吉利集團、浙江吉潤共同投資山東吉利欣旺。合資公司的產品重要用于吉利打造全新的擁有全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二代HEV油電混合系統。
此外,八月二十九日,LG新能源和本田汽車宣布達成協議,將在美國成立合資公司以生產鋰電池,為北美市場的本田和謳歌電動汽車型供應電池。根據協議,該合資廠的投資總額為44億美元,目標年產量約為40GWh。
本田我國和東風集團、廣州集團于八月三十一日簽署協議,三方按50:25:25股比聯合成立眾銳(北京)貿易服務有限公司,并由新公司統一從CATL處集中采購動力鋰電池。同時,本田我國和CATL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以構建長期穩定的動力鋰電池供求體制。
九月六日晚,江淮汽車和安凱客車分別公布通告稱,公司和比亞迪子公司弗迪電池、浙儲能源計劃共同投資設立一家合資公司,由合資公司建設新能源動力鋰電池生產廠并開展新能源動力鋰電池生產項目。通告顯示,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10億元,項目生產規模為10GWh-20GWh,產品重要用于商用車等市場。
比起自造電池,車企聯手電池公司,可以減少資金上的壓力,降低了成本、技術等風險。
02、多個鋰電項目落地宜昌
電池聯盟注意到,除了此次欣旺達和東風集團的動力鋰電池基地項目,近兩年來,宜昌還迎來了多個大項目:
去年十月十二日,CATL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寧波邦普時代分別和宜昌市政府、宜昌高新區管委會、湖北宜化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總投資約320億元的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落戶宜昌。該項目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為核心,覆蓋電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礦原料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回收等多環節業務。
去年十月十二日,CATL控股子公司廣東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寧波邦普時代分別和宜昌市政府、宜昌高新區管委會、湖北宜化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總投資約320億元的邦普一體化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落戶宜昌。該項目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正極材料為核心,覆蓋電池全生命周期,整合磷礦原料前驅體正極材料電池回收等多環節業務。
今年以來,進入宜昌的鋰電池新項目更多:
四月二十七日,山東海科新能源電解液溶劑項目開工建設,項目總投資105億元,重要產品為電解液溶劑、添加劑等。項目由海科新源和湖北三寧化工合作投資建設。其中一期用地400畝,投資30億元,可年產電解液溶劑25萬噸、電解液添加劑1.27萬噸。項目全部建成后,產量將占海科電解液溶劑總產量的40%以上。
七月一日,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區政府和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華麟鈦新能源(珠海)有限公司分別簽署合作協議,確定總投資160億元的鋅鐵液流新型儲能電池項目及復合鈦電池項目正式落戶。
本次簽約包含鋅鐵液流儲能及復合鈦電池兩個項目。其中,鋅鐵液流新型儲能電池及集中儲能電站項目由緯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約130億元,復合鈦電池項目由華麟鈦新能源(珠海)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約30億元。
八月十二日,天賜高端新能源關鍵材料項目在宜昌枝江市開工。該項目,由廣州天賜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資,總投資超百億元,建設年產30萬噸鋰電新材料項目、年產1萬噸鋰電池關鍵材料生產線及廠房、倉庫、綜合樓及相關配套設施等。
八月二十八日上午,楚能新能源(宜昌)鋰電池產業園項目在宜昌市夷陵區龍泉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600億元,規劃建設150GWh鋰電池產量,全部建設投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050億元,形成集動力鋰電池、儲能電池、模組PACK和能源管理系統的研發、制造、銷售于一體的年工業產值超過千億的大型新能源鋰電池生產基地。
這些公司之所以選擇在宜昌投資,和其豐富的磷礦資源分不開。資料顯示,宜昌有長江流域最大的磷礦基地,磷礦資源儲量27億噸,占全國15%、全省50%以上。
那么,磷礦又和電池有什么聯系呢?生產鋰電池重要的正極材料磷酸鐵鋰,要大量鋰礦資源。根據測算,1噸磷酸鐵鋰要消耗2噸磷礦。
依靠磷礦優勢,宜昌的產業鏈不斷向動力鋰電池領域延伸。可以預見,未來在這里落戶的公司也將越來越多。
上一篇:鈉離子電池成市場"新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