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10日
中創新航江蘇三期首套CIR電池系統產品成功下線
中創新航官微九月十三日消息,近日,中創新航江蘇三期首套CIR(CellinRoom)電池系統產品成功下線。江蘇三期首條CIR產線近期大批量交付的PACK產品,將用于配套支持公司某戰略客戶的新款旗艦車型首發,產品力獲客戶高度認可。
據介紹,本次下線的CIR電池系統產品真正實現極簡化設計無端板、無側板、無扎帶,是行業首個方形真C2P量產產品;實現極簡化制造工序簡化約25%,產線空間占用率降低30%。
該產品還應用了中創新航首發的脈沖自加熱技術,溫升可達3℃/min,加熱速度行業領先,更好地支持配套車型在全氣候條件下暢行無憂。
目前,中創新航江蘇三期多條產線正在按計劃陸續投產,更多優質產量將進一步加速釋放。同時,中創新航成都一期新產品也將于近日下線。
公開資料顯示,中創新航重要從事鋰離子動力鋰電池、電池管理系統、儲能電池以及相關集成產品和鋰電池材料的研制、生產、銷售和市場應用開發,公司在國內乘用車市場的客戶重要有廣汽、小鵬、長安、零跑、吉利等。
今年八月,中創新航以1.56GWh的動力鋰電池裝機量、5.62%的占比,排名當月國內動力鋰電池公司裝車量第3,僅次于CATL和比亞迪。
中創新航已在常州、洛陽、廈門、成都、武漢、合肥等地設立產業基地,十四五期間,公司規劃產量超過500GWh。
業績方面,2019年-2021年,中創新航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7.34億元、28.25億元和68.17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1.56億元、-1832.8萬元和1.12億元。
今年一季度,中創新航營業收入為38.97億元,上年同期的營業收入為10.63億元;凈利潤5800萬元,去年同期為凈利潤6020萬元。
電池聯盟注意到,今年以來,中創新航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動作不斷:
六月十二日,中創新航動力鋰電池及儲能系統武漢基地三期項目在武漢經開區通航產業園啟動。項目投資80億元,2024年初建成投產后,我國車谷將新增20GWh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產量。而中創新航武漢基地全部建成、達產后,年產量可達50GWh。
八月六日,2022江門市全球招商大會在江門、香港、澳門三地同步舉辦。大會期間,中創新航江門基地擴產項目成功簽約,規劃在一期項目現有用地基礎上,擴產10GWh。
同在八月,中創新航廈門二期高安全、高能量密度PACK電源系統產品成功下線。廈門二期產線已實現電芯、模組到PACK全自動生產,模組單線產量提高60%。該產線PACK產品具有高安全、長壽命、能量密度高等特點,已廣泛應用于多款熱銷車型,產品力獲客戶高度認可。
八月三十一日,中創新航動力鋰電池及儲能系統江門基地項目一期四標段M3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此外,六月十六日,中創新航成都項目一期60億銀團在招商銀行成都分行成功簽約。本次銀團以招商銀行成都分行為牽頭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成都分行、我國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興業銀行成都分行為聯合牽頭行,我國農業銀行成都分行、中信銀行成都分行、成都農村商業銀行為成員行。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港交所披露文件顯示,中創新航的IPO申請已于九月九日通過交易所聆訊。據國內媒體報道,中創新航在通過港交所聆訊后,已經開始就其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8.53億元)IPO計劃評估投資者需求,時間為九月十二日至九月二十二日。若聆訊順利通過,最快會在九月掛牌上市。
數據顯示,中創新航IPO募資將用于興建和擴建5個生產基地,包括成都一期項目、武漢二期項目等,預計2023年有效產量可擴大至約90GWh,以及先進技術研發、營運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早在去年底,中創新航就完成股改,同時對外宣布籌劃登陸資本市場。今年三月十一日,港交所披露了中創新航招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