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06日
正極"三輪"驅動,助力鈉電池產業化進程加快
近兩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儲能等終端市場的需求推動下,鋰電池市場規模快速膨脹,而行業發展過快時,原料端供需錯配的局面導致相關材料的價格出現飆升,隨之而來的成本壓力也讓下游電池生產公司倍感頭疼。在此情況下,作為研究周期和鋰電池基本同步的產品,鈉離子電池因其資源及成本的潛在優勢再度被市場所關注。
從組成來看:鈉離子電池仍以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為四大主材,由于重要元素鈉資源儲量豐富,價格低廉,降本空間可達到30%左右。
在正極方面,鈉離子電池重要采用三類材料:結構類似三元材料的層狀金屬氧化物,和磷酸鐵鋰形貌相近的聚陰離子化合物,以及新增的普魯士藍類化合物路線。
就目前而言,在三條工藝路線中以層狀金屬氧化物生產工藝最為成熟,且材料本身綜合性能無明顯短板,電化學性能優異,產業化進程相對較快,目前世界范圍內公認的鈉離子電池三大領先廠商(中科海鈉、Faradion、Tiamat)中,有兩家都選擇該路線。
產業化進程方面,從2011年全球首家鈉離子電池公司英國Faradion成立至今,鈉離子電池相關布局公司已超過20家,產品應用包括儲能電站、車用電池等領域。我國市場中,中科海鈉產業化應用走在世界前列,鋰電龍頭公司CATL也在2021年公布了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建設布局。
近期,在加快產業鏈建設的政策暖風加持下,鈉電池正極發展進程也在不斷提速。而由于結構特點的相似性,目前正極板塊以三元材料公司布局鈉電領域進度較快:
六月十三日振華新材公布通告,擬募資不超過60億元用于正極材料生產線建設項目(義龍三期)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建成后將新增年產10萬噸正極材料的生產量力,重要用于生產高鎳、中高鎳及中鎳三元正極材料,并兼容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生產。據了解,振華新材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為層狀金屬氧化物路線,目前具備千噸級生產量力。
傳統三元龍頭容百科技此前表示鈉電正極方面具備噸級生產量力,且已和下游客戶開展合作事宜。同時,出于自身產品多樣化推進的考慮,容百科技于三月二十九日開工建設的湖北仙桃項目,產線具備更高的兼容性,可靈活切換生產鋰電材料、鈉電材料、氧化物和普魯士白等產品。
寫在最后的話:
目前,大多數商業化鈉離子電池能量密基本在140-150Wh/kg的區間,成組后能量密度還將打一定折扣。若后續通過結構創新、工藝配方等技術改進升級使得電芯能量密度提升至180Wh/kg,并依靠規模效應優化成本,鈉離子電池則有望在儲能、小動力等領域打破原有的磷酸鐵鋰競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