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06日
這家釩電池概念公司,走出8天6板
被貼上釩電池概念股的攀鋼釩鈦,一度收獲8天6板。雖然市場已經打開關于釩電池的想象空間,但其產業化道路不會一蹴而就。
七月十三日,攀鋼釩鈦快速回調,收跌7.23%,報6.03元/股,總市值518.8億元。
釩電池行業迎來利好
交易數據顯示,七月一日至七月七日,攀鋼釩鈦強勢拉升,接連斬獲5個漲停板。而七月八日,公司遭兩家機構凈賣出8603.44萬元,盤中跌停。此后在游資接力之下,開啟第二輪漲勢,七月十二日再度漲停,實現8天6板。
攀鋼釩鈦股價的飆漲,和消息面關聯匪淺。六月二十九日,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公布的《防止電力生產事故的二十五項重點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見稿)》提出,中大型電化學儲能電站不得選用三元鋰電池、鈉硫電池,不宜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鋰電池;選用梯次利用動力鋰電池時,應進行一致性篩選并結合溯源數據進行安全評估。不少分析認為,以釩電池為主的液流電池將成為中大型儲能的重要方式,釩電池需求或加速上升。
而作為正宗的釩電池概念股,攀鋼釩鈦2021年累計生產釩產品4.33萬噸,產量在全球和我國的市占率分別約為20%、32%。公司在年報中提及,2021年完成對西昌釩制品股權收購后,已具備釩制品(以V2O5計)4萬噸/年的生產量力,擁有五氧化二釩、三氧化二釩、中釩鐵、高釩鐵、釩氮合金、釩鋁合金等系列釩產品。
再將時間線拉長,攀鋼釩鈦此番上漲行情的起點是在六月二十四日,上板之前,持續5個交易日收漲。其于六月二十一日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目前已和大連博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協議約定范圍內和大連博融下屬公司融科技術、恒流公司簽訂了《三方合作協議》及《全釩液流電池用釩儲能介質委托加工協議》。公司也將努力和其他釩儲能產業鏈公司加強聯系和合作,共同推動釩在儲能領域的應用,主動融入釩電池儲能產業鏈。
優勢在哪?
釩電池是液流電池的一種,全稱為全釩氧化還原液流電池,是一種活性物質呈循環流動液態的氧化還原電池,利用釩離子在不同氧化態下的不同化學勢能保存能量。
釩電池憑什么能肩負起中大型儲能的重任?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相較于鋰電池而言,釩電池的重要優點就是安全性高,易于擴容。鋰電池有一個不可防止的問題,就是在充電過程中會形成樹枝相同的枝晶,容易造成電池內部的短路,或者自燃。釩電池的電解質則存在于水溶液中,不會發生熱失控、燃燒、爆炸等。另外,釩電池電堆、電解液相對獨立,可以通過新增電堆的功率和電解液提高儲電量,擴充到百兆瓦級的儲能電站。而鋰電池一般是固定的電池包,不方便做能量擴容。
壽命周期上,釩電池也要優于鋰電池。張翔補充到,釩電池的循環次數能達到一萬到兩萬次,鋰電池大概是兩千次左右。釩電池還可以完全回收,因為它的電解液僅發生價態變化,釩電池的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大概是一瓦時三毛錢到四毛錢,鋰電池要五毛錢。此外,釩資源現在自主可控,我們國家的釩資源儲量占全球的39%,產量占到全球的68%,都處于全球第一。但是鋰資源呢,我國的儲量只有7%,重要集中在智利、澳大利亞和阿根廷,這也會成為行業發展瓶頸。
不過,釩電池并非完美。首先是初裝成本較高,光大證券研報指出,釩電池的投資成本在3.8元-6元/Wh,鋰電池儲能電站的投資成本是1.8元/Wh,釩電池的成本是鋰電池的兩倍以上。釩電池的能量密度較低,僅為12-40Wh/kg,低于鋰電池的80-300Wh/kg,釩電池要用泵來維持電解液的流動,所以損耗較大,能量轉換效率是70-75%,鋰電池則為90%。
從下游端的應用來看,釩作為一種重要的合金元素,重要用于鋼鐵工業,占比超八成。含釩鋼具有強度高、韌性大、耐磨性好等優良特性,因而廣泛應用于機械、汽車、造船、鐵路、橋梁、電子技術等行業。
即便著眼電化學儲能領域,鋰電池占已投運項目總量的90%左右,其次是蓄電池、鈉硫電池、壓縮空氣和飛輪儲能,占比分別在1%至3%之間,液流電池的比重尚不足1%。
不過,大型液流電池儲能項目即將落地。據多家媒體報道,大連液流電池儲能調峰電站正在進行最后的電池單體調試和系統調試階段,即將在今年八月正式投入商業運行,這是國家能源局批準建設的首個國家級大型化學儲能示范項目,也是全球最大的液流電站儲能項目,總規模為200MW/800MWh,其中一期項目建設規模為100MW/400MWh。
鈦白粉龍頭跨界入局
不論是資本市場的追逐,還是行業前景的廣闊,都在吸引著公司爭相押注釩電池。
七月十二日晚,龍佰集團通告,擬投建釩鈦鐵精礦堿性球團濕法工藝年產3萬噸五氧化二釩創新示范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25億元。龍佰集團稱,項目投資有利于公司充分利用攀枝花釩鈦磁鐵礦中的釩資源,為進入釩電池材料領域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項目生產的鐵精礦堿性球團的成分和強度更符合下游煉鐵行業的需求。
中核鈦白也于同日披露,將和偉力得設立合資公司,共同推進釩礦資源的開發、釩電解液的制造及相關配套產業的項目落地,合資公司釩電解液總體產量規劃100萬立方米,首期建設30萬立方米。
值得注意的是,在布局釩電池之前,前述兩家鈦白粉龍頭早已涉足另一大技術路線磷酸鐵鋰電池。
張翔向《國際金融報》記者指出,釩電池的大規模應用,可能會拉動釩價的上升。假設2026年釩電池在新型儲能中的占比達到20%,五氧化二釩的消耗量大概是11.6到18.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