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06日
大眾首座歐洲電池廠動工 車企自產電池成趨勢
七月七日,大眾汽車集團在德國薩爾茨基特(Salzgitter)的電池廠廠破土動工,同時,大眾還宣布,將和合作伙伴共同投資超過200億歐元在電池業務上。
據了解,薩爾茨基特廠是大眾計劃在歐洲建立的六家電池廠之一,也是大眾首座歐洲電池廠。到2026年,大眾將為薩爾茨基特新電池廠投資約20億歐元。新廠計劃在2025年投產,在滿負荷運轉的情況下,每年將能夠生產40GWh的動力鋰電池,足以生產大約50萬輛電動汽車。
大眾汽車還表示,將把其全球電池業務并入新成立的公司PowerCo,后者將管理該汽車制造商在整個電池價值鏈中的活動,包括電池技術研發、電池回收等。
到2030年,PowerCo將和合作伙伴一起投資逾200億歐元發展動力鋰電池業務領域,年銷售額將超過200億歐元,并在歐洲雇用多達2萬人。
將在歐洲建6座電池廠
資料顯示,到2030年,大眾在歐洲的電池需求量為240GWh/年。為確保電池供應,大眾集團希望攜手合作伙伴在歐洲建立6座電池廠。
今年三月,大眾汽車宣布,將和供應商投資超過70億歐元在西班牙東部城市瓦倫西亞(Valencia)建設車用電池廠,該廠預計年產量達40GWh。該廠將是大眾汽車在德國以外的第一家電池廠,也是大眾提出的2030年前在歐洲建立6座年產量240GWh廠計劃中的第二家。
五月,大眾宣布將投資100億歐元在西班牙生產電動汽車及動力鋰電池,投資金額較此前計劃高出約30億歐元。
六月八日,大眾汽車美國公司首席執行官ScottKeogh表示,大眾正在積極尋求在美國建立新的電動汽車組裝廠和電池廠,但尚未做出決定。無論是新建還是擴建廠,對大眾而言都是一個重大決定,因為可能要投資數十億美元。Keogh稱。
車企自產電池成趨勢
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迪斯曾公開表示:2025年超越TSLA,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銷售商。彭博行業研究(BI)六月十七日公布報告稱,TSLA至少再保持18個月的純電全球,而大眾則有望在2024年超越TSLA。
電動汽車的發展,離不得動力鋰電池。德國汽車研究中心公布的報告顯示,2030年前,電池產量將無法滿足廠商需求;預計2022年至2029年間,全球將有逾1870萬輛電動汽車缺少電池。
為了保證穩定的電池供應,掌握主動權,選擇自產電池的車企不光只有大眾一家:
國內公司方面,今年三月十日,廣汽埃安自研動力鋰電池試制線打樁開建,項目計劃總投資3.36億元,包括海綿硅負極片電池在內的廣汽埃安自研電池將在此條試制線實現自主生產。該自研電池試制線預計2022年底建成,并正式投入運營。
五月,哪吒汽車官方宣布,哪吒S將搭載哪吒汽車自主研發的天工電池,目前天工電池已完成測試工作,重點對電池安全、熱管理系統、智能云端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優化。
同在五月,北京奔馳電池廠正式下線了新一代國產梅賽德斯奔馳電池,新電池將搭載于國產全新純電轎車EQE上,從而實現了奔馳新一代純電動汽車型關鍵零部件的本土化生產。
蔚來汽車擬投資2.185億元在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新建研發項目。該項目包括建設31個研發實驗室以及1條鋰離子電芯試制線和1條電池包pack線,預計今年八月至十月期間施工。
在六月舉辦的2022年廣汽科技日上,廣汽集團公布了基于微晶技術的新一代超能鐵鋰電池技術,這項技術將率先搭載到廣汽埃安目前內部代號A02新車型上,預計明年可以上車。
國外公司方面,在今年一季度的財報會議上,TSLACEO馬斯克稱交付了首批搭載自產4680電池的電動汽車,這是重要的里程碑。預計今年其得州廠將能夠同時生產4680結構電池包、2170非結構電池包的ModelY,柏林廠也將實現2170和4680共線生產。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寶馬集團正準備自產全固態電池,擬在德國慕尼黑總部附近的帕斯多夫建立試產線,公司已在該制造中心投資超過1.7億歐元。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寶馬計劃和CIS、HanaTechnology和EcoProBM公司等韓國供應商就自產固態電池項目進行合作。
不過,要注意的是,雖然車企自產電池能夠讓自己在電池領域更加有話語權,但仍面對資金壓力大等問題。
下一篇:固態電池,日韓已遙遙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