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03日
電池安全催生廣闊機遇 材料、芯片公司有望各顯神通
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和保有量增大,電池失效造成的安全事故顯著新增。近日國家應急管理部公布了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火災數據:共計640起,同比上升32%,高于交通工具火災平均(8.8%)增幅,平均每日超7例火災。
從起火原因來看,重要包括電池部件老化、外部碰撞、高溫天氣、電池熱失控、高負荷等。其中,用火用電因素所導致的火災占一半以上,另一大誘因則為外部碰撞起火,而新能源車普遍安裝于底盤的動力鋰電池在磕碰后不易察覺,火災起勢塊,較難撲滅,危險性高。
隨著新能源車加速滲透、電池能量密度持續提升、電壓平臺逐漸升高,電池安全問題已超越續航里程等焦慮,成為消費者最為關切的首要問題,電池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從政策面上看,動力鋰電池的安全國標升級,行業監管趨嚴。目前執行的最新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提出電池熱失控后系統必須在5分鐘內不起火不爆炸等一系列強制性標準要求。
工信部公布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也提出,啟動電動汽車動力蓄電池安全相關標準修訂工作,進一步提升動力蓄電池熱失控報警和安全防護水平。
中信證券表示,新能源車火災頻發,需求、供給、政策三重驅動下,電池安全正加速走到臺前,電池安全賽道目前存在較大預期差,需用全局視野,前瞻眼光重新看待,相關優質公司業績上升有望提速超越行業平均水平。
國金證券也表示,電池安全已成為車企除續航和快充之外的新一輪宣傳點,而電池公司為搶占市場份額,防止后期高額賠償,開發高安全電池已成為業內共識,動力鋰電池行業對安全性的要求將逐步提升,未來電池安全相關的材料和零部件需求將擁有顯著超越動力鋰電池行業的增速。
三條投資主線浮現
動力鋰電池安全性提升策略包括電芯層面的本征安全、電池系統層面的被動安全和主動安全,布局相關業務的公司也已經浮于水面:
(1)單體電芯的本征安全是動力鋰電池安全的基礎,重要從材料和工藝兩個層面改善
材料層面:正極材料中高鎳三元復配10%左右的磷酸鐵錳鋰(LMFP)、電解液中的新型鋰鹽LiFSI代替LiPF6和有機電解液升級為固態電解質、輔材中復合集流體代替傳統集流體均有望改善電池安全,甚至能夠助力電池通過嚴苛的針刺測試。
另外,隔膜材料方面,涂覆能夠提高隔膜的耐熱性,增強隔膜的抗刺穿性,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能,其中勃姆石因兼顧強改善效果和成本優勢為涂覆主流發展方向。
工藝層面:極片邊緣涂覆陶瓷和極片整體涂覆陶瓷均有望改善電池安全性
上市公司中,壹石通可在隔膜/極片涂覆工序供應勃姆石產品,在電池PACK環節供應陶瓷化阻燃防火材料。復合集流體賽道的東威科技、固態電池賽道的贛鋒鋰業、兼顧固態電池賽道和LMFP賽道的國軒高科也已布局。
(2)被動安全的核心是隔熱、散熱、泄壓,目前隔熱重要依靠氣凝膠、防火棉、防火毯等隔熱材料;散熱的冷卻裝置包括空調循環冷卻式、液冷式和風冷式,其中液冷式因優異散熱效果為主流;泄壓方面,泄壓閥可以持續平衡電池包內外部壓差,防止腔體爆破,發展趨勢為新增防凝露、防爆閥等功能設計。
被動安全賽道,泛亞微透為電池包熱管理系統研發了熱盾產品和導熱散熱產品,其CMD泄壓閥重要應用于新能源動力鋰電池包并且已經獲得CATL的訂單;大元泵業針對動力鋰電池已開發低電壓液冷泵產品,目前尚處在內部驗證階段。
(3)主動安全的核心是電池管理系統(BMS),要準確預測電池狀態,目前比較可行的解決方法是提升芯片算力和新增傳感器數量。此外,干粉滅火裝置未來有望逐步成為新能源車標配。
這一領域,賽微微電可供應電池安全芯片;四方光電的電池熱失控監測傳感器已實現小批次供貨;國安達可供應超細干粉自動滅火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