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03日
廢舊電池貴過新貨?"城市礦山"動力鋰電池回收憑什么如此搶手?
前段時間,一則有關四川一鋰礦探礦權的消息因價相較起拍價翻了超165倍而頗受行業人士的關注,甚至一度吸引了超90萬人在線吃瓜。原定于自五月十六日10時開始到五月十七日10時結束的鋰礦,其價格從最初的335.29萬元,叫價至如今的超5.58億,價格大漲超165倍!
從此火爆的情況不難看出如今鋰電行業對鋰資源的重視。而實際上,除了要開采的鋰礦以及要提取的鹽湖提鋰等資源,廢舊動力鋰電池回收,同樣是一座隱藏的礦山。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副院長魏學哲表示,動力鋰電池里面有許多譬如鎳、鈷、錳、鋰等稀貴金屬。而其中鎳、鈷以及鋰等金屬的價格在進入2022年之后迎來了高速上升,據SMM歷史價格顯示,電解鈷現貨均價一度從年初的48.7萬元/噸漲至最高點57.35萬元/噸,漲幅高達17.76%;而金屬鋰現貨均價也一度從139.5萬元/噸漲至最高點316萬元/噸,漲幅高達126.58%。
因此,在原材料價格大漲的背景下,中游電池公司、下游新能源汽車以及回收端的廢舊電池價格都隨之水漲船高,此前官媒曾經有調研顯示,廢舊電池回收價格幾乎一天一變,甚至出現了廢料貴過新貨、折扣系數倒掛的情況。
此處所說的折扣系數是動力鋰電池回收中特有的計價方法,一般以新貨市場價格作為參考基準,并按照一定折扣系數打折回收。一般來說,折扣系數都在60%-70%左右,但是據SMM調研顯示,今年年初三元廢料的折扣系數曾一度飆升至150%。顯而易見,在這種情況下,廢料的價格已經貴過動力鋰電池新貨。
關于其價格高高在上的原因,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聯盟綜合研究部主任楊磊表示,目前原因重要有三:一是原料缺乏帶來的廢舊動力鋰電池大幅漲價;二是因動力鋰電池是當前的熱門行業,躋身該行業的公司越來越多,競爭日趨白熱化;三是因部分公司將動力鋰電池回收作為戰略布局。
SMM調研顯示,原料端方面,我國生產動力鋰電池所需的鎳鈷金屬重要依賴進口,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持續創新高,原材料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進口原料的成本影響因素較多,并且定價權由海外礦企主導,長遠來看不利于我國新能源的發展。因此國內的城市礦山便吸引了眾多的目光,目前國內已經有電池公司、汽車公司將廢舊回收作為最新的戰略布局。
而且我國動力鋰電池回收市場潛力巨大,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約有20萬噸動力鋰電池退役,預計至2030年,我國動力鋰電池退役總量將達237萬噸。因此不難看出,動力鋰電池回收潛力巨大。有預測稱,未來五年內,我國電池回收行業,將會進入發展的最佳時期,行業的規?;驅⑦_到2262億元。
這樣一個價值千億的大蛋糕,自然也早已被不少聞風而動的掠食者快速瓜分,市面上資質不全的小作坊層出不窮。有業內人士測算,在2020年合計20萬噸的退役動力鋰電池中,白名單公司對其的總回收量不足5萬噸,有接近四分之三的退役動力鋰電池流入了那些嗅到商機快速出手的小作坊。
但是眾所周知,電池回收拆解過程中,一些化學成份一旦稍有不慎泄露出來便會對環境出現極大的影響。相比于擁有動力鋰電池回收拆解資質的公司,那些小作坊的處理方式尤為簡單粗暴,甚至連電池拆解機器都沒有。有業內人士曾經透露其去過的一個小作坊,電池散落一地,電解液撒得滿地都是。這種處理方式相比于有資質的公司,在回收電池后進行電池評估,將衰減比較少的進行梯次利用,衰減較多的放進拆解機器里破碎,再用冶金法將鋰、鎳、鈷、錳等金屬分離的方法明顯更容易對環境造成危害,而且還有嚴重的安全隱患。
不僅如此,不少小作坊還會將車用電池中的電芯拆解出來后進行接線重裝,做成一些譬如充電寶,電動汽車電瓶等的產品再次進行售賣,但這樣再次組裝利用的電池性能一般都很差,極容易發生爆炸。該業內人士表示,很多小區里發生的電動汽車自燃事故,都是用戶為了提升續航私下里換了小作坊的電池導致。
而這一情況,也早已引起了官媒及主管部門的注意。工信部此前便輪番公布多個有關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的政策文件,提議搭建溯源管理國家平臺,建立健全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而國內鋰電產業鏈的不少公司也早已發現了動力鋰電池回收的這個城市礦山,輪番開啟了在該領域的布局。目前,已經有包括CATL、天齊鋰業、贛鋒鋰業、格林美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先后布局了動力鋰電池回收業務。
據此前CATL專注動力鋰電池回收業務的子公司邦普循環透露,公司已經可以實現91%以上的鋰回收率以及99%以上的鎳和鈷的回收率。由此足以看出,在當前鎳、鈷、鋰等原料供應緊張的當下,動力鋰電池回收未來利潤可期。
據SMM現貨價格顯示,進入2022年,鋰輝石精礦、金屬鋰以及碳酸鋰等鋰鹽在一季度價格均上漲明顯。碳酸鋰自年初的27.8萬元/噸沖至最高點50.3萬元/噸,金屬鋰從年初的139.5萬噸沖至超316萬元/噸.雖然自四月以來,金屬鋰以及碳酸鋰現貨報價進入下行通道,不過碳酸鋰方面,其現貨價格在經歷一段時間維穩之后,近期已經再度重拾漲勢,本周迎來持續第三周的上漲。截止六月十日,國產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報46.75萬元/噸,較此前低點上漲6000元/噸,漲幅達3.7%。
不過據SMM最新數據顯示,五月廢舊鋰電池回收量共計17959噸(包含電池、極片和黑粉形態的回收廢料),較四月下降明顯,主因廢舊鋰電成本逐漸抬高,鎳鈷產品利潤降低,三元市場需求偏弱等原因,即使鋰鹽產品價格、需求相對鎳鈷產品較好,但部分公司出于對成本和利潤的綜合考量,進行了減產調整,間接導致回收量減少。
但相比而言,因新能源動力市場磷酸鐵鋰電池需求恢復較好,碳酸鋰價格穩中有增,目前回收公司對鋰回收持較樂觀態度。五月共回收得到工業級碳酸鋰1,574噸,電池級碳酸鋰1,633噸,粗制碳酸鋰1,070噸。
據SMM預計,六月回收市場預計將較五月有所上升,六月預計回收20,415噸,環比新增13.7%。因前期回收公司以消耗庫存為主,之后會陸續安排采購補庫,采購量將逐步恢復,綜合考慮到成本和后市鎳鈷鋰產品和三元需求逐步恢復,六月廢舊鋰電采購量較五月會有小幅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