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02日
CATL領銜,動力鋰電池公司全面開花,開啟我國經濟上升新動能!
新能源產業快速上馬,抓住了我國轉換經濟上升動能的歷史契機,全球新能源產業看我國的大幕已經正式拉開!
在國家有序出臺的新能源政策扶持下,整個新能源產業已經邁入全面爆發的初始階段,尤其值得關注的一個現象是目前基于較短時間內在資本市場和產業市場的高度共振下,包括CATL、比亞迪、億緯鋰能等處于新能源產業鏈上游的公司都表現出了強勁的業績增速,而處于產業鏈下游的包括比亞迪、長城汽車、"蔚小理"、TSLA、威馬、哪吒、北汽等一大批新能源造車公司也紛紛創出了超預期的產銷供給,新能源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兩頭強、中間精的"啞鈴型"形態。
隨著三季度各大新能源公司財報陸續放榜,亮眼的業績表現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CATL領銜動力鋰電池公司全面開花
CATL成立于2011年,于2018年登陸A股,短短三年時間便躍居電池公司市值頭名,成為創業板市值最高的公司。目前在動力鋰電池裝機量排名上,CATL兼具國內和全球第一。
在高比例市場份額優勢下,CATL業績上升令人側目。
十月二十七日,CATL公布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3.62億元,同比上升132.73%;實現凈利潤77.51億元,同比上升130.9%。其中,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92.87億元,同比上升130.73%;凈利潤32.67億元,同比上升130.16%;扣非凈利潤26.85億元,同比上升125.49%。屢創同期業績新高。
CATL能夠短時間內登頂全球動力鋰電池公司首席,其中最要的原因之一是其對供應鏈環節的全面管控,幾乎和國內外造車公司全部簽訂了供貨協議,同時通過投資入股造車公司等路徑不斷夯實在供應鏈中的話語權。隨著TSLA和CATL有關電池供貨協議的延長以及其未來將在標準續航版電動汽車全面換裝磷酸鐵鋰電池的背景之下,CATL"錢景"可謂穩上加穩。
另外和CATL同為競爭對手也是相同戰壕兄弟的億緯鋰能,三季度也表現出不俗的業績上升。
根據億緯鋰能2021三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14.48億元,同比上升114.39%;歸母凈利潤22.16億元,同比上升134.18%;扣非凈利潤21.3億元,同比上升151.91%;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48.88億元,同比上升125.9%;單季度歸母凈利潤7.21億元,同比上升23.7%。
另外在億緯鋰能最新公布的通告中顯示,將和中科電氣設立合資公司,該合資公司將專注于負極材料制造。這說明億緯鋰能正在不斷向產業鏈上游滲透話語權。
相比于行業端,消費端的表現則更為直接。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上升或超預期實現2025遠景目標
中汽協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八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1.3萬輛和179.9萬輛,同比均上升1.9倍;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從年初的7.2%升至目前的17.8%,其中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滲透率更是達到19.8%。另據乘聯會數據顯示,到了九月份,新能源乘用車的零售量達33.4萬輛,同比上升202.1%。而在滲透率方面,九月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為20.4%,較八月份再次提升。
目前在消費端,從銷量逐年、逐季、逐月的不斷上升趨勢中,不難發現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消費意愿正在同比大幅提升,和此同時有關滿意度指數也保持了持續6年上升。根據我國質量協會公布的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測評結果顯示,本年度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用戶滿意度指數為80分和燃油車持平。其中,純電動汽車用戶滿意度指數80分,同比提高2分;插電混動汽車80分,和歷史最高水平持平。
同時相關新能源汽車消費補貼政策的出臺、相管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等無論是產業面還是政策面都在積極引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再擴大,結合這一背景,那么去年國家公布的有關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汽車總銷量的20%這一愿景規劃或將提前實現。
產業發展如火如荼,政策出臺更是趁熱打鐵。十月二十六日,國務院公布的《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法》中重點提及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所以,總體來看有關積極發展新能源產業不管是我國現階段已經實現的目標還是未來的愿景規劃,都已經走在國際前列。當前產業面和政策面的雙管齊下以及后續不斷加磅的政策扶持力度,讓我國在新能源產業領域爆發出的強勁上升表現毫無疑問的在全球確立了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