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2月28日
行業格局或迎大洗牌 磷化工三巨頭誰主沉浮?
"興發集團單季凈利超13.1億元、湖北宜化超6.75億元、云天化超12億元,均創歷史新高。"
作者:Eric編輯:tuya出品:財經涂鴉(ID:caijingtuya)
傳統化工龍頭切入新能源材料賽道,紛紛迎來業績高上升。
據公司情報專家《財經涂鴉》消息,十月十二日晚間,湖北宜化(000422.SZ)、興發集團(600141.SH)同時公布三季報預告,而云天化(600096.SH)則在前一天公布,磷化工三巨頭業績實屬亮眼。
單看前三季度凈利:興發集團盈利超24.5億元,同比上升超576.22%;湖北宜化盈利超14億元,上年同期虧損252.48萬元,扭虧為盈;云天化盈利超27.72億元,同比上升超2518.55%。
這樣算下來,第三季度,興發集團單季度凈利超13.1億元、湖北宜化單季度凈利超6.75億元、云天化單季度凈利超12億元,并且均創下了單季度業績歷史新高。其中,興發集團凈利增量最高。
關于業績暴增,三家公司紛紛表示受益于化工行業的景氣,旗下主營產品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上漲。而更值得關注的是,三家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磷鹽。
云天化表示公司有效發揮"礦化一體"全產業鏈優勢,通過提高磷礦、磷酸、合成氨等重要原料自給率,有效緩解了大宗原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湖北宜化則表示主導產品聚氯乙烯、磷酸二銨、尿素市場價格企穩后大幅上漲;興發集團表示,旗下磷礦產量及磷酸、磷銨生產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利潤上升點。
來源:興發集團業績預告
而就在披露業績預告的當日白天,湖北宜化還傳來好消息,公司和CATL(300750.SZ)子公司簽署了《合作意向協議》,擬在新能源電池材料配套化工原料領域開展合作。建設及運營磷酸鐵、硫酸鎳及其前端磷礦、磷酸、硫酸等化工原料;建設及運營配套磷石膏周轉場、磷石膏綜合利用項目。
受此消息影響,十二日湖北宜化盤中股價直線拉升,當日放量成交34億元,強勢漲停。
為何傳統化工切入新能源賽道?
今年以來,新能源行業蓬勃發展,受益于此,新能源材料可能是材料領域未來10年上升最快的賽道。
故而傳統化工公司紛紛通告,進入新能源材料領域。比如,華魯恒升(600426.SH)宣布要做DMC電解液;東方盛虹(000301.SZ)收購斯爾邦石化;龍佰集團(002601.SZ)通告要布局磷酸鐵鋰。
傳統的化工龍頭以往靠著資本擴張形成的規模效應或一體化布局,以此來降低成本,進而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但國家宣布碳達峰、碳中和之后,龍頭公司純粹的靠普通產量擴張已經進入了瓶頸期,因而紛紛轉入了下游高增速的新能源材料行業。
傳統的化工龍頭進入新能源材料行業具有先天的優勢。
首先,化工各細分行業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市場集中度非常高。在2020年化工各細分行業CR5在建工程占比平均高達50%,化學纖維、橡膠制品CR5甚至高達80%。也就是說,化工龍頭基本極具規模優勢,市占率高。而規模優勢會進一步形成成本優勢,繼而鞏固公司的市占率。
其次,化工龍頭作為新能源材料的上游,原材料不要外購,優勢顯而易見。并且新能源行業還在快速發展期,很多新能源材料都逐步放量,化工龍頭自帶原材料來源,省去了外購的步驟,而且也減少了承擔原材料漲價吞噬利潤的風險,并且具備大規模制造能力。
而磷化工是最先整體切入下游磷酸鐵鋰賽道的細分行業之一。
在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下,鋰電動力鋰電池的需求量快速攀升。鋰電池可重要劃分為三元鋰電池和磷酸鐵鋰電池兩大類。其中磷酸鐵鋰電池正是以磷酸鐵鋰做正極材料。
據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創新聯盟報告,2021年1-七月,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達到了28.0GWh,同比上升了333.0%。且七月,磷酸鐵鋰電池單月裝車量首次超越了三元鋰電池,為5798.6MWh,同比上升235.5%。
磷酸鐵鋰電池裝車的高需求,帶動磷酸鐵鋰價格上揚。在磷酸鐵鋰原材料成本中,磷酸鐵占比接近40%,而磷源又在磷酸鐵的成本中占比高達52%,故而磷的供給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中游廠商的產量和價格。
據萬聯證券預計,到2025年磷酸鐵鋰需求量將達到191.4萬噸,對應111萬噸磷礦(折純),約占磷礦總需求的4.2%,2021-2025年行業復合增速超60%。
來源:萬聯證券研報
產量擴張已至瓶頸、下游增速爆發,磷化工行業傳統龍頭憑借自身成本優勢率先向產業鏈中下游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