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2月28日
回收電池的生命"鋰"贊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鋰電池退役量逐年新增。做好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工作,關于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格林美副總經理、武漢動力鋰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簡稱動力再生)董事長張宇平打比方說,一個優秀的運動員,隨著年齡的上升,可能參加不了最的賽事了,但也沒有必要就此閑下來,還可以做很多其他的工作。電池也相同,我們費了那么多功夫,把電池做得那么好,用一次就不要了嗎?換個場景,完全可以再用嘛。
一位業內人士對《新能源汽車報》記者表示,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提升、環保要求愈發提高、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動力鋰電池退役量不斷新增等因素綜合用途下,動力鋰電池回收產業駛入了發展快車道。動力鋰電池回收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環保價值,如何做好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工作,對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電池退役潮臨近
處理不當弊端多
雙碳目標背景下,大規模動力鋰電池退役潮即將到來,通過電池回收獲取原材料日益成為重要路徑之一。
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我國動力鋰電池累計退役總量達20萬噸,到2025年預計將達到近80萬噸。為防止稀缺資源浪費、電池原材料漲價及環保問題,亟需對退役動力鋰電池進行科學回收和利用。
針對這一問題,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委員許進在今年兩會上提出《有關積極推進新能源車鋰電池回收的提案》,近日,工信部對外公開《有關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3468號(工交郵電類385號)提案答復的函》(以下簡稱《答復》),針對許進等委員提出的有關動力鋰電池回收的提案給予了正式答復。
《答復》指出,將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汽車生產公司的回收主體責任,細化產業鏈上下游相關方責任要求,加大監管約束力度。配合市場監管總局加快建立梯次電池產品自愿性認證制度。
除了許進委員,《新能源汽車報》記者通過梳理答復發現,截至目前,涉及到電池回收利用的答復還有5條。
為何電池回收會引起代表委員們的關注?相關專業人士介紹,通常情況下,當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剩余容量降低至初始容量的70%至80%時,即無法滿足車載使用要求。動力蓄電池退役后假如處置不當,會影響環境并帶來安全隱患,同時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
一方面,動力鋰電池回收在環保方面有硬性要求。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重金屬會升高環境的PH值,處理不當會出現有毒氣體。此外,動力鋰電池中含有的多種金屬、電解液會危害人體健康,如鈷元素可能導致人體出現胃腸功能紊亂、耳聾、心肌缺血等癥狀。
另一方面,隨著鋰電池的需求量大幅上升,資源短缺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據推算,到2030年,全球鋰需求量將達到179萬噸/年,大約是目前全球產量的4倍,加之電池原材料的價格也在逐漸升高,電池材料的回收關于降低新能源汽車的成本十分有利。
利好政策加持
回收利用有依據
九月十六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3775號建議的答復中提出,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關于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社會安全、保障戰略資源供給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近年來,工信部圍繞建立管理制度、規范回收利用體系、健全標準體系、推進技術進步、培育市場化新模式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
在建立管理制度方面,在工信部此前舉辦的新時代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系列主題新聞公布會第八場上,工信部節能和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表示,近年來,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公布實行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管理辦法》等政策,強化動力鋰電池全生命周期溯源監測,實行廢舊動力鋰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組織京津冀等地區和我國鐵塔公司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試點,探索多元化回收利用模式。
在規范回收利用體系方面,2019年,工信部等部門出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建設和運營指南》,明確了公司建設回收服務網點的具體要求,推動其落實主體責任,依托4S店、售后維修等渠道布局動力鋰電池回收網絡。此外,還修訂出臺《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2019年本)》及通告管理暫行辦法,細化綜合利用技術、工藝、管理等相關要求,培育了一批梯次和再生利用方面的骨干公司。
在健全標準體系方面,為了推動國家、行業及團體多層次標準體系建設,十三五以來,工信部組織全國汽標委等機構研究制定了《車用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余能檢測》(GB/T34015-2017)《車用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梯次利用第3部分梯次利用要求》(GB/T34015.3-2021)等一批國家標準,同時組織制定了單體拆解技術規范、梯次電池組檢驗方法等行業和團體標準,有效支撐行業規范發展。
在推進技術進步方面,工信部等部門支持公司開展退役動力鋰電池高值化利用等技術研究,突破退役電池殘余價值評估、智能拆解及重組、性能檢測等一批關鍵技術。另外,工信部等四個部門還公布實行了《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工藝技術設備目錄(2021年版)》,編制供需對接指南,加大退役動力鋰電池柔性拆解、廢舊鋰電池破碎分選高效回收利用等先進適用技術裝備推廣應用。
在培育市場化新模式方面,2018年,工信部組織遴選了京津冀等17個地區和我國鐵塔公司開展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工作,鼓勵地方、公司探索符合產業特點、技術經濟性好的新業態,開拓有利于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的新路徑。
車企責任延伸
回收模式適國情
去年五月,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委曾聯合印發有關《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實行方法》(以下簡稱《方法》),提出通過試點工作,樹立一批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標桿公司,形成適合我國國情的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實行模式?!斗椒ā分赋?,到2023年,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汽車生產公司為責任主體的報廢汽車回收利用模式,報廢汽車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75%。
今年十月,《新能源汽車報》記者從工信部官網獲悉,由工信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確定的11家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試點公司名單公布。其中,主體單位包括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我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單位有62家,其中就包括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和動力鋰電池生產等公司。
伴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已成為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的重要環節。當前,動力鋰電池退役高峰期即將到來,打通產銷供應鏈十分重要。因此,此次多家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公司列入試點聯合單位順理成章。
到底什么是生產者責任延伸?據了解,生產者責任延伸是指將生產者對其產品承擔的資源環境責任,從生產環節延伸到產品設計、流通消費、回收利用、廢物處置等全生命周期,要求生產者通過開展產品生態設計、使用再生原料、保障廢棄產品規范回收利用和安全處置、加強信息公開等,落實其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責任。
此外,《新能源汽車報》記者還注意到,此次公布的11家試點公司均采取和第三方機構聯合建立報廢汽車回收利用的方式。
據了解,車企和專業的汽車回收公司合作,可大幅降低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的難度系數和壓力,屬于最劃算的一種選擇。通常而言,車企市場占有率高,在用車輛就多,要聯合的公司數量也會更多。以吉利汽車為例,吉利已和安徽吉楓車輛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浙江瑞齊機動車拆解有限公司、浙江再生手拉手汽車部件有限公司等第三方公司攜手,為完成汽車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做準備。
下一步,將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加大監管約束力,強化電池流向管理,壓實各方主體責任。黃利斌表示,還要加大退役電池柔性拆解、高效再生利用等關鍵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力度,加快出臺一批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國家標準、行業標準,遴選推廣一批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成熟相關經驗和典型項目。
下一篇:別讓"廢舊電池"在社會上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