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2年07月17日
日本研發可克服鋰空氣電池缺陷的技術
鋰空氣電池比傳統鋰電池容量密度高,更加輕薄,有著良好的應用潛力。但也有其固有缺點:電池在放電反應中很容易吸收空氣中的CO2,而CO2會導致電解液的劣化和鋰電池性能的下降。最近,日本研究人員研發出了可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有望推動鋰空氣電池得到真正應用。
該技術由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大石克嘉研發。采用這種技術能夠有效消除鋰空氣電池中CO2成分,實現鋰空氣電池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原理是,在直徑約5mm的硅棒或銅棒上包裹上一層氧化硅或氧化銅,然后再包上一層可吸收CO2的氧化鋰。氧化鋰在通電后溫度上升至700℃,便可將CO2釋放到外界。這種裝置可以使氧化鋰對空氣中的CO2不斷的吸收和釋放,來實現電池的反復高效實用。
據了解,鋰空氣電池的理論容量密度是液態鋰電池的3倍以上,如果鋰空氣電池吸收CO2的缺陷得以克服,那么其將有可能在未來取代鋰電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此前,韓國漢陽大學曾宣布其成功開發出了續航時間達到現有電動車動力電池5倍左右的新一代電動車高性能鋰空氣電池系統。據了解,其新研發的鋰空氣電池不僅價格低廉,重量輕,而且容量密度更高。但是由于未研發出防止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從兩極進入的技術,而使得該技術無法實現商用。
此次,大石教授研發的新技術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據悉,大石教授目前正在嘗試把裝置的直徑減小到1mm左右,以實現小型化和實用化,此外,他還計劃把裝置設計成螺旋狀以增加其表面積,從而更好的吸收CO2。
該技術由日本中央大學教授大石克嘉研發。采用這種技術能夠有效消除鋰空氣電池中CO2成分,實現鋰空氣電池性能的大幅度提升。原理是,在直徑約5mm的硅棒或銅棒上包裹上一層氧化硅或氧化銅,然后再包上一層可吸收CO2的氧化鋰。氧化鋰在通電后溫度上升至700℃,便可將CO2釋放到外界。這種裝置可以使氧化鋰對空氣中的CO2不斷的吸收和釋放,來實現電池的反復高效實用。
據了解,鋰空氣電池的理論容量密度是液態鋰電池的3倍以上,如果鋰空氣電池吸收CO2的缺陷得以克服,那么其將有可能在未來取代鋰電池而得到廣泛的應用。此前,韓國漢陽大學曾宣布其成功開發出了續航時間達到現有電動車動力電池5倍左右的新一代電動車高性能鋰空氣電池系統。據了解,其新研發的鋰空氣電池不僅價格低廉,重量輕,而且容量密度更高。但是由于未研發出防止空氣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從兩極進入的技術,而使得該技術無法實現商用。
此次,大石教授研發的新技術恰好解決了這個問題。據悉,大石教授目前正在嘗試把裝置的直徑減小到1mm左右,以實現小型化和實用化,此外,他還計劃把裝置設計成螺旋狀以增加其表面積,從而更好的吸收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