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4月20日
鹽湖股份財務報表 虧損另有起因?
深交所4月12日的一份年報問詢函引起了小編注意。這問詢函是發給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問詢函暴露了重要子公司鹽湖鎂業一個很奇葩的事情:2016年營業收入為0,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11.07億元。深交所要公司回答什么原因造成的。
1997年上市的鹽湖股份的主營業務分三部分:氯化鉀的開發、生產和銷售;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其他業務包括水泥生產、商貿連鎖業務以及酒店業務。其中,氯化鉀的開發、生產和銷售業務收入為公司報告期主營業務核心部分,報告期占公司營業收入比例為50.57%。
2017年年報顯示,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116.99億元,虧損41.59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318.77%。讓人納悶的是,2017年是近4年營業收入最高的一年,怎么還虧損近42億元?2014年營業收入104億元,凈利潤還達到13億元,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均在100億元以上,但凈利潤不到2014年的50%,分別為5.59億元、3.41億元。2017年營業收入創近4年的新高,凈利潤卻往相反方向創新高,巨額虧損近42億元。
公司解釋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生產要素價格居高不下,鉀肥銷量的減少;海納“2.14”、化工“6.28”安全事故的影響,2017年生產裝置大部分時間處于停產中,市場景氣度較高的PVC、燒堿、水泥等均未能生產,并進行相關整改投入,導致虧損數增加;煤炭和天然氣供給不足導致化工裝置不能滿負荷運行;海納、金屬鎂等項目大規模轉固致成本增加。
公司2017年資產減值損失就達到了43億元。
深交所問詢函還暴露了鹽湖鎂業一個很奇葩的事情:2016年營業收入為0,但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為11.07億元。深交所要公司回答什么原因造成的。
巨額的資產減值損失主要發生在3個子(孫)公司,減值原因是資源配置不到位、生產設施老化、生產工藝不成熟等等。
1、子公司鹽湖鎂業洗煤裝置、焦化裝置由于煤炭資源配置不到位,且原煤采購成本較高,造成生產成本高于銷售價格,因此在報告期內計提15.19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7.62億元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在建工程減值準備。
2、子公司海納化工建成投產多年,部分生產設施老化,出現減值跡象。因此在報告期內計提9561萬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海納PVC一體化項目計提近3.7億元在建工程減值準備。
3、孫公司海虹化工ADC發泡劑生產裝置因生產工藝不成熟、原料采購價格高等影響,造成產品生產成本偏高,出現減值跡象,計提6977萬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4、子公司鹽湖能源因現有采剝工程的使用存在重大不確定,對采剝工程固定資產價值全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37億元。
從深交所年報問詢函里可以看到,重要子公司鹽湖鎂業是主要虧損源,這個子公司2017年虧損31.98元,占鹽湖股份2017年總虧損額的77%。虧損原因一是生產成本高于銷售價格,生產越多虧損越多;二是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15.19億元、計提在建工程減值準備7.62億元,合計近23億元。
關于對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年報問詢函
公司部年報問詢函[2018]第31號
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
我部在對你公司2017年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報”)事后審查中關注如下事項:
1.你公司控股子公司青海鹽湖鎂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鎂業”)2016年、2017年營業收入分別為0億元、4.89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分別為11.07億元、-1.7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9,402.39萬元、-31.98億元。2017年,鹽湖鎂業洗煤裝置、焦化裝置由于煤炭資源配置不到位,且原煤采購成本較高,造成生產成本高于銷售價格,因此在報告期內計提15.19億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7.62億元金屬鎂一體化項目在建工程減值準備,請你公司說明:
?。?)鹽湖鎂業的成立時間、投資金額、投產運營情況,2016年營業收入為0但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11.06億元的原因。
(2)詳細列示鹽湖鎂業固定資產以及在建工程減值的測算過程,并對比2016年度的相關資產減值測算過程,說明你公司2016年度資產減值計提是否充分,2017年度集中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是否合理、相關會計處理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請你公司年審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意見。
(3)鹽湖鎂業主要固定資產的原值、歷年折舊及減值情況,生產成本中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的構成比例及變動情況,最近2年原煤采購成本占生產成本的比重,相關存貨是否已充分計提存貨減值準備。請你公司年審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意見。
2.報告期內你公司的子公司青海鹽湖海納化工有限公司項目(以下簡稱“海納化工”)建成投產多年,部分生產設施老化,出現減值跡象。因此在報告期內計提9,561萬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海納PVC一體化項目計提近3.7億元在建工程減值準備。請你公司說明:
(1)海納化工的成立時間、主營業務,最近3年主要經營數據及財務數據,以前年度固定資產減值計提金額。
?。?)海納化工的固定資產以及在建工程減值的測算過程,并對比2016年度的相關資產減值測算過程,說明你公司2016年度資產減值計提是否充分,2017年度集中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是否合理、相關會計處理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請你公司年審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意見。
3.報告期內你公司的孫公司青海鹽湖海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虹化工”)ADC發泡劑生產裝置因生產工藝不成熟、原料采購價格高等影響,造成產品生產成本偏高,出現減值跡象,計提6,977萬元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子公司青海鹽湖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鹽湖能源”)因現有采剝工程的使用存在重大不確定,對采剝工程固定資產價值全額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2.37億元。請你公司說明:
?。?)海虹化工的成立時間、主營業務,最近兩年主要經營數據及財務數據,以前年度固定資產減值計提金額,并說明海虹化工ADC發泡劑生產裝置的開工建設時間和投產時間,固定資產賬面原值、歷年計提折舊和減值情況,現有采剝工程使用的采煤生產工藝與未來采煤生產工藝的差異。
?。?)鹽湖能源所持有的采剝工程開工建設時間、投產時間、投資金額、投產運營情況,目前存在經營風險情況。
(3)海虹化工的固定資產、鹽湖能源采剝工程資產減值的測算過程,并對比2016年度的相關資產減值測算過程,說明2016年度相關資產減值計提是否充分,2017年度集中計提資產減值損失是否合理、相關會計處理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請你公司年審會計師核查并發表意見。
4.你公司年報顯示,2017年你公司分季度財務數據存在較大波動,第四季度營業收入顯著高于前三季度,同時第四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出現大幅度的虧損,請你公司結合市場環境變化情況、你公司經營情況變化等,說明你公司財務數據存在較大季節性波動、分季度營業收入與凈利潤變動幅度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
5.你公司年報第21頁“公司實物銷售收入是否大于勞務收入”表顯示,氯化鉀制造業2016年庫存量+2017年生產量-2017年銷售量=119.48萬噸,大于披露的2017年末庫存量88.05萬噸。對此,你公司稱報告期內氯化鉀內部消耗增加導致報告期庫存量較上年減少。請你公司說明:
(1)氯化鉀2016年和2017年的庫存商品賬面原值和賬面價值。
?。?)氯化鉀銷售量、生產量、庫存量勾稽關系存在差異的原因。
?。?)氯化鉀內部消耗的產生緣由及報告期內氯化鉀內部消耗增加的原因。
6.你公司年報顯示,公司擁有鹵水提鋰、鹵水提鎂技術,未來將大力發展鋰、鎂相關業務。請你公司補充說明以下問題:
?。?)截至目前,你公司的鹽湖提鋰業務的相關發展情況,2017年度相關產品的產量數據、2018年度預計生產情況,并分析鋰產業的競爭格局、現有龍頭企業的發展情況,進而說明鋰業務預計未來對你公司業務發展的影響情況,并請你公司及時提示風險。
?。?)截至目前,你公司鹽湖提鎂業務的相關發展情況,2017年度相關產品的產量數據、2018年度的預計生產情況,并結合鎂行業的競爭格局、業務特性說明你公司鎂業務大幅虧損的原因,預計未來將采取何種方式提高鎂業務的收益率,并請你公司及時提示風險。
7.你公司年報第164頁顯示,報告期內你公司交通運輸設備、儀表儀器、計量器具、衡器從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的金額為負數,請你公司解釋說明上述轉入的資產賬面原值金額為負的原因、會計處理過程及會計處理合規性。
8.你公司年報顯示,氯化鉀資源稅2016年7月由產量計征改為由銷售收入計征,從2016年7月開始,氯化鉀的運輸收入在其他業務收入中單獨列示,運輸成本從銷售費用調整到其他業務支出列示,致使你公司收入成本發生了較大變化,請你公司詳細說明相關會計處理的具體變化情況、運輸業務的收入成本確認方式、該事項對你公司財務報告的影響情況。
9.你公司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因你公司下屬公司發生火災及爆炸事故,導致報告期內產生了9.82億元的停工損失,請你公司詳細列示上述停工損失的組成明細、停工損失是否已完整確認、上述事故保險賠償事項進展情況。
10.你公司年報顯示,報告期內你公司收到貸款貼息補助資金1億元,但你公司報告期內未確認至營業外收入及其他收益。請你公司詳細說明該1億元貸款貼息的具體情況、相關會計處理過程及合規性。
此外,你公司報告期存在大量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請補充說明上述補助對應資產的建設及運行情況、上述政府補助的會計處理過程和合規性。
11.你公司年報第241頁與52頁披露的關聯交易數據存在差異,請你公司解釋說明2017年度你公司發生的關聯交易具體金額、相關交易是否履行了審議程序及信息披露義務、上述信息披露存在差異的原因,若存在披露錯誤的請及時更正。
請你公司就上述問題做出書面說明,涉及需披露的,請及時履行披露義務,并在2018年4月20日前將有關說明材料報送我部,同時抄送派出機構。
特此函告
深圳證券交易所
公司管理部
2018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