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8年04月23日
2017年,細看中國小型鋰電池年度品牌排行榜
中國電池雜志-中國電池網9月30日訊(肖何楊陽北京報道)從2014年第二屆中國(成都)鋰電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ABEC2014,鋰電“達沃斯”)組委會獲悉,28日中國電池網、賽迪顧問等機構聯合推出了2014年度中國小型鋰電池年度品牌榜單,該榜單根據我國小型鋰電池企業的產能數據、客戶分布、公司情況、誠信形象等得出,數據來源為公司調研和機構數據(數據統計截止到2014年9月,僅供參考)。上榜企業由賽迪顧問鋰電產業研究小組進行了專家點評。
1、東莞新能源(ATL)
企業名稱:東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1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600Mcell。
銷售收入:2014年上半年,ATL小電池的出貨量約為1.5億只,收入約為37億元。
主要客戶:蘋果、TDK、亞馬遜、HTC、中興、華為、酷派、聯想。
企業簡介:ATL總部位于香港,業務包括可充式鋰離子電池的電芯、封裝和系統整合的研發、生產和營銷的高新科技企業。ATL生產的鋰電池被廣泛應用于筆記本電腦、手機、數字播放器、數碼相機、便攜式錄像機、電動工具等各種消費電子產品,核心客戶包括蘋果、TDK、亞馬遜和“中華酷聯”等客戶。ATL也在拓展電動汽車與儲能系統市場,合作客戶包括華晨寶馬、鄭州宇通、金龍客車等客戶。2013年ATL小電池領域的銷售收入達到78.8億元,較2012年增長11.4%。
專家點評:雖然是一家日資控股公司,但是ATL的管理和技術團隊已經完全國內化。其實不管從創業之初和快速發展之時,除了引進日系的管理體制之外,ATL是完全依靠中國自己的技術和產業化方案崛起的。ATL是國內小型聚合物電池技術水平最高的企業,ATL的技術體系的成功之處在于不是依靠一個人或者幾個人,而是依靠一個體系,雖然是中國的大型鋰電企業向來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不斷的向中國鋰電池產業輸送人才,但是ATL的技術地位卻始終沒有被動搖。ATL最重要的戰略舉措是切入蘋果產業鏈,憑借聚合物電池技術實力和卓越質量控制能力,ATL伴隨蘋果產業帝國的崛起,終于成長為國內最大的鋰電池生產企業。但是以蘋果一家為重的策略也有隱患,尤其是蘋果在市場的表現成為ATL經營業績的晴雨表,基于此,ATL也加大對國內智能手機客戶的開發,但是過高品質帶來的過高成本成為ATL進入國內市場最大的障礙,采用合理的方案降低成本,形成均衡的客戶結構成為ATL小型電池發展的重點。
2、天津力神
企業名稱: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2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420Mcell。
銷售收入:2014年上半年,力神小電池出貨量約為1.9億只,收入約為18億元。
主要客戶:蘋果、三星、LGE、中華酷聯、惠普、Dell、電動工具客戶等。
企業簡介:天津力神創立于1997年,注冊資本12.5億元人民幣,總資產60億元人民幣。客戶既包括蘋果、三星、摩托羅拉、LG、戴爾、惠普、諾基亞、TTI、SBDK、Valence、沃達豐等國際巨頭,也包括聯想、華為、中興、TCL等國內的行業龍頭。2013年力神小電池的銷售金額約為33.3億元。
專家點評:力神作為國內小電池領域少有的央企控股企業,在與其他TOP5的競爭中在機制上處于劣勢,體制原因導致其人才流失嚴重,大而全的結構帶來管理成本上升致使力神一直處于盈虧平衡的邊緣。在客戶上,可以說是摩托羅拉成就了力神,而成功進入蘋果產業鏈壯大了力神,但是在與ATL和三星的競爭中,力神普遍采用的是低價策略導致其盈利能力不足。在電動工具電池領域,曾爆出的質量問題也讓力神備受質疑。在資本運作上,力神可謂是時運不濟,多次IPO均以失敗告終,現在正在進行“民進國退”的股權結構優化,期待新的資本進入能夠帶領力神重現歷史輝煌。
3、比亞迪
企業名稱: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3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420Mcell。
銷售收入:2014年上半年,比亞迪小型鋰電池的出貨量約為1.33億只,收入約為15億元。
主要客戶:諾基亞、三星、中興、酷派、聯想等。
企業簡介:比亞迪是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國大陸民營企業,總部設于廣東深圳,主要從事二次充電電池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以及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比亞迪的鋰電池發展早,一度成為中國最大的鋰電池生產企業。2013年比亞迪小型電池業務收入規模達到28.06億元,利潤率達到7.10%。
專家點評:以電池業務起家的比亞迪曾經是中國小型鋰電池的翹楚,但是近幾年來主要是以維持規模為主,集團將重心轉移到汽車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但是市場洪流向來如此,不進則退,比亞迪在小電池領域初期以諾基亞為主,在諾基亞江河日下的趨勢下比亞迪也是被迫轉型,但是注定被動的改變無法改變頹勢,2013年以來高端手機電池聚合物對方形鋁殼電池的替代益發明顯,比亞迪的聚合物電池依然沒有大的起色,比亞迪聚合物的擴產以及轉型是比亞迪小電池下一步發展的重點。
4、光宇國際
企業名稱:光宇國際集團公司
企業排名:NO4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220Mcell。
銷售收入:2013年在小型電池的銷售收入達到12億元,利潤率達到10%。2014年上半年,光宇小電池的出貨量約為0.85億只。
主要客戶:中華酷聯、小米、沃達豐等。
企業簡介:光宇集團2013年的銷售額達到30.34億元(同比2012年26.75億元,增長13.42%),其中鋰電池銷售額達到16.86億元,占據集團55.55%(同比2012年10.84億元,業務在集團的占比為40.5%,得到大幅提升)。光宇集團的鉛酸電池的虧損進一步增加,未來集團的主要戰略方向會集中到鋰電池。
專家點評:哈爾濱光宇的小型電池主要分布在哈爾濱和珠海,其中哈爾濱也鋁殼電池為主,珠海以聚合電池為主。光宇鋰電池增長亮點在于聚合物電池,在國內的聚合物電池市場,光宇是僅次于ATL和力神的企業。光宇的聚合電池的優勢在于價格,通過技術改進、供應鏈建設光宇具備優良的性價比,這對于目前價格競爭中端智能手機市場實在是最核心的競爭力。光宇目前還在擴充聚合電池的產能,未來的重點毫無疑問在此,光宇的核心問題是需要提升客戶的層次,通過技術革新進入高端領域。
5、比克電池
企業名稱:深圳市比克電池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5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280Mcell。
銷售收入:目前日產能約150萬只,2013年銷售額為12.6億元,處于虧損狀態。
主要客戶:新普、飛毛腿、欣旺達等客戶。
企業簡介:比克電池成立于2001年8月,注冊資本8700萬美元,2006年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產品和服務包括圓柱和方型電芯,聚合物電芯,以及電池的封裝,產品運用于手機、數碼相機、筆記本、后備電源、便攜式DVD、藍牙耳機、GPS等日常數碼用品以及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電動汽車等。
專家點評:比克的成功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是歸結為其資本運作的結果,在李向前的帶領下,比克電池通過反向收購從OTCBB轉板到納斯達克,創造了比克電池獨有的快速融資模式。作為國內最早涉足圓柱電池的企業,比克在上市后一路下滑,年年虧損,曾經幾次面臨退市的邊緣,比克的發展歷史可以說是國內圓柱電池產業發展的縮影。但近年充電寶市場的發展拯救了比克電池,特斯拉采用圓柱電池也讓比克電池看到了希望。但是,比克電池重量級高管的離職也讓該企業的發展前景蒙上了一層面紗。
6、維科電池
企業名稱:寧波維科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6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210Mcell。
銷售收入:2013年維科電池的銷售額達到6.4億元。
主要客戶:聯想、金立、宇龍酷派、海信、億通、天瓏、朵唯、宏基、HTC等。
企業簡介:寧波維科是維科控股集團能源板塊下屬子公司,是集團重點培育發展的支柱產業,投資額1.2億元,年產2億只電芯的規模。客戶包括聯想、金立、宇龍酷派、海信、億通、天瓏、朵唯、宏基、HTC等。
專家點評:維科電池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于國內第二梯隊且主攻國內市場,在第一梯隊企業開始爭奪蘋果、三星等大客戶時,維科電池就主攻聯想、酷派等國內一線企業。隨著國內智能手機廠商的崛起,維科電池從2008年開始盈利。但是隨著ATL和力神等客戶逐步開始加大多內市場的開拓力度,維科電池所面臨的競爭也將日益激烈,尋求獨立IPO是維科電池尋求跨越式發展的重要途徑,但是就目前的融資環境和市場競爭環境,其上市之路必定會比較坎坷。
7、優特利
企業名稱:深圳市優特利電源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7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150Mcell。
銷售收入:2013年實現銷售收入4.58億元,利潤5000萬。
主要客戶:聯想、華為、中興、尼采等。
企業簡介:優特利是一家集鋰離子電池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現有專業技術人員、專職管理人員和生產人員千余人,具有年產鋰離子電池5000萬顆的生產能力。2013年目前有23條方形電池生產線,7條聚合物生產線,產能達到1.5億只電池。
專家點評:優特利在電池領域做了8年,創辦人為比亞迪初始創辦人之一,在江西吉安和深圳兩地投資建廠,充分利用深圳的產業聚集優勢和江西的成本優勢。優特利在資本運作上毫無動靜,創始人技術出身對技術研發、客戶開拓更有興趣。長期來看,資本運作是優特利必須要做的事情,在下游市場的帶動下,優特利不失為上市公司并購的較好標的之一。
8、東莞邁科
企業名稱:東莞市邁科科技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8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100Mcell。
銷售收入:2013年銷售收入達到3.5億元。
主要客戶:亞馬遜、步步高等。
企業簡介:東莞邁科始創于1999年,注冊資金2000萬元。產品類型包括聚合物鋰離子電池、液態鋰離子電池以及鎳氫電池等多系列產品體系。公司擁有鎳電事業部、鋰電事業部兩個事業部,員工4000余人、總占地面積153000㎡。
專家點評:邁科近幾年一直在轉型,邁科的策略是一直從同處一地的大企業中挖核心技術人員,在市場的開拓上邁科是跟隨市場變化最快的企業,而且企業營銷也很有一套。目前邁科的聚合物年產能達到60Mcell,伴隨聚合物市場的發展邁科的前景還是比較看好的。
9、深圳華粵寶
企業名稱:深圳華粵寶電池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9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80Mcell。
銷售收入:銷售收入未統計。
主要客戶:三星、臺灣客戶等。
企業簡介:創建于1999年的華粵寶是廣東省政府認定為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總投資2.5億人民幣,占地面積5萬平方米。深圳華粵寶的產品主要包括圓柱電池和鋁殼電池,其中華粵寶的電池部分出口到臺灣等地,在電池品質上處于國內前列。
專家點評:華粵寶的圓柱電池一度曾經是僅次于比克電池的企業,華粵寶主要是在高容量的18650電池上具備優勢。華粵寶的方形電池也能滿足國際和國內高端客戶的要求,但是一直以來可能是國企的緣故,這家企業的發展相對較為遲緩。
10、深圳創明
企業名稱:深圳市創明電池技術有限公司
企業排名:NO10
關注指數:★★☆
上榜產能:小電池年產能40Mcell。
銷售收入:銷售收入未統計。
主要客戶:移動電源主流客戶、出口為主。
企業簡介:創明電池是一家專業從事圓柱型鋰離子電池技術的研發、生產、銷售的專業性高科技企業,成立于2003年3月,注冊資本7228萬元。創明特點在于使用自動化裝備實現電池產品的高品質、高效、低成本生產,引進先進的圓柱型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已達到日產圓柱型鋰離子電池8萬支的生產規模,產品50%以上出口國外。
專家點評:18650電池以量取勝是中國鋰電池市場認定的一個鐵規,創明用實踐開創了以質取勝的18650另一條路,雖然從規模上創明不能算是國內18650的最大規模企業,但是其自創移動電源品牌“寶格石”的熱銷讓創明站上了國內小型鋰電池企業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