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7月10日
七大建議推進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可持續發展
“當前,我國回收利用體系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構建完善高效的回收體系。”
這是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項目主管李震彪在高工鋰電(2018)國際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創新峰會上做出的判斷。
▲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項目主管李震彪
李震彪介紹,目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還存在七大問題:①缺少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專項法律法規;②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體系暫未有效建立;③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的價值鏈暫未打通;④政策標準體系等亟待進一步完善;⑤對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和裝備研發支持力度小;⑥報廢汽車回收拆解公司亟待技術升級;⑦對梯級利用行業缺少引導和規范。
十月18-十九日,高工鋰電主辦高工鋰電(2018)國際鋰離子電池關鍵材料技術創新峰會在深圳盛大開幕。邀請了鋰電材料各個環節及動力鋰離子電池公司超80位行業專家、技術領袖及超400位業內人士就現階段動力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的技術研發創新、產業化升級等進行共同探討。
在“鋰電材料回收與循環利用技術應用創新”專場中,我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政策研究中心項目主管李震彪發表“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的主題演講。
目前,我國回收利用體系重要包括“回收體系、梯級利用和再生利用”三個環節。
在回收體系環節,在政策的要求下,汽車生產公司承擔動力蓄電池回收體系建設的主體責任,其他主體承擔相應責任,公司也已開始行動,但是回收體系仍不健全。
在梯次利用環節,包括動力蓄電池生產公司,汽車生產公司,第三方梯級利用公司,梯級利用用戶公司以及資源化再生利用公司、高校、科研機構等在內的諸多產業鏈上下游各相關主體,均積極在動力蓄電池梯級利用領域開始相關的研究、示范工程建設和商業模式探索,推進我國動力蓄電池梯級利用產業正由示范工程向商業化應用轉變。
值得一提的是,梯級利用電池系統與新電池系統成本之差是梯級利用能否實現經濟性的關鍵。近年來,隨著新電池性能快速提升和成本快速下降無疑成為影響梯級利用市場發展的最大競爭因素。
在再生利用環節,目前我國動力蓄電池資源化再生利用重要分為兩類主體。一類是已實際開展動力鋰離子電池處理的公司,且大多數公司采用的是濕法回收工藝。代表公司包括邦普、格林美、江西豪鵬、深圳泰力等,其中邦普市場占比份額較高,約49%。
另一類是正積極布局,打算進入再生利用行業的公司。此類公司的相關技術已達到完成中試線的水平,已開展或擬開展后續的產業化建廠等。代表公司包括比亞迪、中航鋰電、華友循環、合肥國軒等。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上升對動力鋰離子電池的需求拉動,未來動力鋰離子電池報廢量將持續上升,從而給廢舊動力鋰離子電池回收業務發展供應保障。同時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扶持電池回收利用業務,也將給公司布局電池回收供應有力支援。如何有效的推進產業發展,接下來將成為公司及行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
有關如何推進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李震彪表示,政府、行業、公司要協同推進,重要有七點建議:
?研究制定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回收利用專項法律法規;
?抓緊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
?加強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
?加快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標準體系建設;
?加大對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技術和裝備研發的支持;
?規范報廢電動汽車回收管理;
?加快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市場化運作商業模式探索和試點。
上一篇:鋰離子電池電極智能制造“新招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