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3月01日
蘋果"棄選"寧德/比亞迪!松下或將接盤電池供應
十月二十二日,據路透報道,三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和CATL和比亞迪的電池供應談判基本停滯,原因在于這兩家我國公司拒絕在美國為蘋果建立專門的團隊或廠。一方面是當前中美關系緊張,另一方面是單獨為蘋果配套開發團隊也存在人員招聘方面的困難。
不過,有意思的是,據消息稱,在遭到拒絕后,蘋果并沒有放棄和CATL或者比亞迪恢復談判的希望。
業內人士有觀點認為,此前有消息稱蘋果更傾向于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因為使用鐵進行生產,而不是價格更高的鎳和鈷,會使生產成本更低,也更加安全。而目前我國的電池公司在磷酸鐵鋰電池的開發處于全球領先地位,蘋果還未完全放棄談判可能也在情理之中。
來自財聯社的消息顯示,面對媒體的采訪,CATL回復道:"相關消息不實",強調公司正在評估北美本地化制造的機會和可能性,同時表示公司為每一個客戶都會配備專屬專家團隊。
比亞迪方面則拒絕置評。
當然,蘋果也不是"吃素"的,已經做了第二手準備。前述的三位知情人士還透露,蘋果正將松下視為潛在的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商。松下方面同樣也拒絕置評。
此外,據知情人士稱,蘋果代表上月已和韓國SK集團、LG電子和豐田汽車會面,討論AppleCar開發事宜。
事實上,有關蘋果造車以及電池合作商,市場一傳再傳,現在也"沒個準頭"。
造車計劃方面,自2020年重啟造車之后,消息指出蘋果計劃在2024年生產一款乘用車。
電池供應方面,當前的消息是技術路線為磷酸鐵鋰,供應商在美國有電池廠則是另外一個要求。
問題恰恰在于此。從年初至今和蘋果造車相關的種種傳言來看,無論是代廠還是電池供應,最大的談判難點均集中在汽車產業鏈公司愿意和蘋果合作,但不愿意被蘋果牢牢掌握。畢竟蘋果手機零部件的供應鏈一直就相當強勢,歐菲光就是例證之一。
而且從時間節點來看,距離2024年不過兩年有余,但是"iCar"的面世之路依然極為艱難。上個月消息傳蘋果汽車項目負責人DougField已重返福特汽車擔任高管;電池供應目前不僅沒有談下合作方,甚至今年一月還曾有報道透露,蘋果未來推出的汽車將會搭載其自主研發的突破性電池技術——Monocell。
據了解,該技術無需袋裝或模塊化,這將增大單個電池的體積,從而釋放電池組內部空間,以裝入更多活性材料,進而降低電池成本,新增汽車的續航里程。
總之,有關AppleCar的各路消息多不勝數,全球對蘋果造車的各方面的進程消息也是極為關注,確切的消息還有待于蘋果官方的公布。和蘋果相同,小米汽車也將于2024年正式量產,智能手機行業的兩大巨頭"PK"造車的精彩局面也是相當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