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2月28日
雙"荒"并發,動力鋰電池產業還好嗎?
今日盤面
指數午后窄幅震蕩,深成指漲超1%,養殖板塊全天強勢。
概念題材快速輪動,個股漲跌參半,市場縮量明顯,滬深兩市成交額超9700億元。鴻蒙概念走高,食品加工板塊反彈,電力股活躍,化工、油氣、快遞等概念均有所拉升。
北向資金全天凈買入39.0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7.55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1.52億元。
雙"荒"并發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芯荒"短缺初現曙光,但遠未得到徹底緩解之際,另一場危機已同時到來。
十月十四日,長安汽車集團召開九月經濟運行視頻分析會。在這次例行會議上,"主動應對汽車產業‘缺芯少電’的問題,精準對接主機廠產品的排產計劃,確保不丟失訂單",被長安方面作為重點工作特別提及。
而今年以來,包括何小鵬、李斌,甚至是馬斯克都曾在公開場合表示,電池供應不足影響到了生產進度。
造成主機廠和各位車企大佬們對電池供應"焦慮"的重要原因,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迅猛提升。
九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量33.4萬輛,同比上升202.1%。新能源車廠商批發滲透率為20.4%,環比八月提升1.5%。
電池供不應求的持續時間將超過芯片。芯片短缺最重要的是生產和流通環節出了問題,而電池則是市場需求快速上升造成的供不應求。
目前,我國共有300家在冊生產動力鋰電池的公司,從2015年開始,動力鋰電池產業就一直處于緊張狀態。
我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業聯盟數據顯示,九月,我國動力鋰電池產量共計23.2GWh,同比上升168.9%,環比上升18.9%;裝車量為15.7GWh,同比上升138.6%,環比上升25.0%。1-九月,我國動力鋰電池產量累計134.7GWh,同比累計上升195.0%;裝車量92.0GWh,同比累計上升169.1%。
具體到公司層面,以"龍頭"CATL為例,其今年二季度給供應鏈的2022年出貨量指引是250GWh,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超預期,八月將指引上修到出貨量300GWh,備貨量330GWh;而在九月,這一數字被提升到了350GWh。
其實,滲透到產業鏈,你會發現:不需求的緊張迅速傳導至動力鋰電池整個產業鏈,尤其是原材料。部分原材料廠商訂單已排到2022年上半年。
然而,盡管如此,為滿足當下日趨高漲的需求,并謀求在未來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擴產已成為動力鋰電池廠商共同的選擇。
今年以來,包括CATL、比亞迪、中航鋰電、億緯鋰能、國軒高科、蜂巢能源、孚能科技等多家一二線動力鋰電池公司,都宣布了新的擴產計劃,總計規劃新增產量超1000GWh,幾近當前動力鋰電池裝車總量的10倍。
虎姐預測,2025年我國鋰電池出貨預計較2020年上升近5倍,這要配套材料規模向10萬噸級別以上邁進。
顯然,沿用之前上游供應鏈的擴張規模已經遠不能滿足需求,這關于資金投入、產量規劃、產線部署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因此倒逼動力鋰電池公司更深度的參和到上游的布局之中。
上百只基金排隊發行
2021年已經邁入最后一個季度,在年終考核的壓力下,各大基金公司開啟了規模沖刺,基金發行大戰一觸即發。
合計來看,今年整個十月的新發基金合計高達119只,而九月的新發數量為103只,環比上升15.53%;去年同期的新發數量僅有70只,同比上升70%,基金發行再迎小高潮。
此外,四季度是資金提前布局第二年高景度方向的時間窗口,一定程度上,四季度的基金新發方向也代表著基金公司對明年的看法。
從十月新基金的發行情況來看,前期調整較大的消費板塊和港股正重新受到重視,消費主題基金和港股基金各有10余只正在排隊發行,基金發行的逆向布局態勢明顯。
今年以來,受Y情反復等因素影響,市場對消費的預期一直較低,消費也因此成為表現最差的板塊之一,但從十月新基金的發行情況來看,消費主題基金的新發數量卻出現了明顯增多。
例如,僅在十月十一日,就有5只消費主題基金開啟發行,包括匯添富中證滬港深消費龍頭、招商中證消費電子ETF、華夏中證細分食品飲料產業ETF,以及天弘和平安的中證滬港深線上消費ETF。
此外,南方國證在線消費ETF于十月八日開始募集;博時基金分別于十月十二日和十月十五日發行了博時國證龍頭家電ETF、博時時代消費兩只消費主題基金;華泰柏瑞中證滬港深品牌消費ETF、西藏東財中證食品飲料指數增強、國泰中證消費電子、富國中證消費電子均于十月二十一日開始發行。
整體來看,僅十月份就有12只消費主題基金在密集發行,而整個三季度的消費主題基金發行數量一共僅18只,相較三季度明顯增多。
從歷史相關經驗看,低估值的上證50、滬深300等藍籌指數和家電、銀行、食品飲料等傳統行業通常在四季度具有超額收益。
經歷年初以來的大幅調整后,消費板塊估值已至了相對合理的區間,年底也將迎來估值切換,行業的政策風險年底前也有望緩和。長期看,我國內需市場在逐步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人口優勢、收入分配優化是內需長期發展的關鍵支撐。
市場上的煤比糧貴?
昨日,廣東一熱電公司的溝通函引熱議。該公司表示,十月來全國煤炭價格一路飆漲,幾乎一日一價,歷史所未曾見。
九月份能源生產情況顯示,我國原煤生產略有下降。
九月份,生產原煤同比下降0.9%,比2019年同期下降1.8%,兩年平均下降0.9%,日均產量1114萬噸。進口煤炭同比上升76.0%。1—九月份,生產原煤同比上升3.7%,比2019年同期上升3.6%,兩年平均上升1.8%;進口煤炭同比下降3.6%。
數據還顯示,港口煤炭綜合交易價格上漲。九月二十四日,秦皇島港5500大卡、5000大卡、4500大卡動力煤綜合交易價格分別上漲194元、182元和151元。
動力煤強勢漲停的原因,重要是由于在國家加在保供增產力度的情況下,雖然近期國內煤炭產量顯著新增,但由于下游需求旺盛,其產量的上升并沒有帶來中下游環節庫存回升,供不應求的局面短時間仍然難以扭轉,且保供是保障長協煤供應,在一定程度上還會擠壓市場煤份額。
經嚴格安全評估,九月份以來允許153座煤礦核增產量2.2億噸/年,相關煤礦已陸續按核定產量生產,四季度可增產5000萬噸以上。
將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38座建設煤礦列入應急保供煤礦,允許階段性釋放產量,合計產量1億噸/年。為60余座煤礦辦理接續用地手續,確保1.5億噸/年以上產量穩定釋放。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臨時停產停工煤礦復工復產,加快恢復煤炭市場供應。
梵虎彩蛋
在已經公布三季報的個股中,社保基金共現身16只個股前十大流通股東榜。其中,新進7只,增持4只。
社保基金重倉股中,從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社保基金家數來看,華工科技、國民技術、新洋豐、創世紀、萬華化學等8只股有2家社保基金集中現身。
從持股比例看,社保基金持有比例最多的是廣和通,持股量占流通股比例為7.56%,其次是創世紀,社保基金持股比例為5.67%;持股比例居前的還有中信特鋼、華工科技、萬華化學、國民技術、金地集團等。持股數量方面,社保基金持股量最多的是紫金礦業,共持有3.03億股;金地集團、創世紀等緊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