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23年02月01日
供應三元前驅體等,中偉股份獲廈鎢新能長期訂單
九月十四日晚間,中偉股份通告,公司和廈鎢新能于當日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一致同意在礦產資源開發、產品供銷、產品加工、信息合作等層面建立密切、長久及融洽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根據協議,自協議簽署之日至2023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雙方預計四氧化三鈷產品的供需量約為2萬噸-2.5萬噸/年;三元前驅體產品的供需量約為1.5萬噸-3.5萬噸/年,具體采購數量和采購價格以雙方簽署的采購訂單為準。
維科網鋰電查詢夏鎢新能今年八月公布的上市招股說明書發現,此前雙方已簽署采購合同,和中偉股份子公司湖南中偉、貴州中偉于2017年五月十三日簽署,合同期限至2022年五月十二日;和中偉股份于2019年九月十九日簽署的采購合同,標的均為為四氧化三鈷、三元前驅體、氫氧化鈷等。
同時,招股書還顯示,2018-2020年,廈鎢新能分別和中偉股份出現約7.2億元、15.2億元、19.4億元的采購金額,占據營業成本比重分別為11.4%、23.71%、27.13%,呈逐年上升趨勢。
資料顯示,中偉股份成立于2014年,重要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加工及銷售,重要產品包括三元前驅體、四氧化三鈷,分別用于生產三元正極材料、鈷酸鋰正極材料。
在三元前驅體領域,據上海有色網數據顯示,中偉股份2020年國內市場份額占23%。今年上半年,其三元前驅體和四氧化三鈷合計銷售量約8萬噸。
產量方面,截至上半年,中偉股份已形成約14萬噸/年的三元前驅體產量、2.5萬噸/年四氧化三鈷產量。預計到2021年底產量將超過20萬噸,并同步發力上游原材料硫酸鎳、硫酸鈷產量配套,2023年產量將超過50萬噸。
今年以來,中偉股份宣布擴產項目的投資已達243億元。
一月二十日,中偉股份通告,擬投資約230億元在欽州北部灣產業基地開展項目建設,項目設計產量包括:三元前驅體產量18萬噸/年,硫酸鎳溶液產量11萬金噸/年(包括鎳溶解和MSP產線),硫酸鈷溶液1萬金噸/年。
五月十八日,中偉股份通告,擬投資約13億元在寧鄉經開區建設年產3.5萬噸鋰電前驅體材料及配套鎳鈷資源、電池循環回收項目。
業績方面,中偉股份2021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約83.56億元,同比新增182.71%;凈利潤約4.88億元,同比新增216.57%。
廈鎢新能主營業務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正極材料(包含鈷酸鋰和三元材料)總體產銷量及市場占有率持續居國內正極材料行業首位,其中鈷酸鋰產品市占率接近40%,是行業絕對龍頭。
客戶結構上,在3C鋰電池領域,包括ATL、三星SDI、LGC、村田、比亞迪、欣旺達、珠海冠宇等;在動力鋰電池領域,包括比亞迪、松下、CATL、中航鋰電及國軒高科等。
今年上半年,夏鎢新能實現營業收入65.68億元,同比上升113.80%;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1億元,同比上升163.15%。其中,鈷酸鋰銷量約22000噸,同比上升71.69%;三元材料銷量約11000噸,同比上升126.11%。
此外,夏鎢新能此前IPO擬募資15億元用于年產4萬噸鋰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其中年產4萬噸鋰電池材料產業化項目共分三期,其中一、二期項目預計2022年完成建設,將新增高鎳NCM三元材料產量2萬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