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大鋰電 | 點擊量:0次 | 2012年11月21日
電動車需求有限,動力電池企業發展受阻
近幾年來,在國家多項政策的鼓勵支持下,不少企業均紛紛進入了動力鋰電池生產領域。但遺憾的是,被寄予厚望的電動車市場并沒有得到打開,動力電池的需求也非常有限。在這種情況下,眾多動力電池企業的發展已經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甚至不少企業已經陷入了經營困境。
據了解,目前動力電池的應用領域主要在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方面。但是根據相關數據,去年國內電動汽車的銷售量僅為8千多輛。而鋰電自行車的產量僅為65萬輛,僅占同期國內電動自行車總產量的2.1%。電動車市場的遲遲無法打開,也導致了上游動力電池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GBII)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動力鋰電池的實際產能已超過100億元,但動力與儲能的市場需求僅有20億元。
深圳一家電池技術公司的總經理戴先生指出,動力電池企業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訂單和資金,已經處于發展停滯狀態。其中,很多企業已經陷入發展困境。根據華芳紡織今年中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鋰電池業務僅獲得收入7.8萬元,目前公司鋰電池只有一條生產線投入生產。比亞迪及比克電池等企業也被其動力電池業務所拖累,長期陷入了虧損中。世界著名的鋰電池供應商美國A123公司甚至已經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總經理吳輝認為,動力電池企業面臨的風險不僅來自電動車市場,也同樣來自電動車車企。因為動力電池技術是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即使在電動車市場發展起來后,車企為避免核心技術操控在他人手中,也很有可能會自己研發電池。因此,那些已經與汽車廠商合作,銷售渠道不存在問題的動力電池企業將有望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
據了解,目前動力電池的應用領域主要在電動汽車和電動自行車方面。但是根據相關數據,去年國內電動汽車的銷售量僅為8千多輛。而鋰電自行車的產量僅為65萬輛,僅占同期國內電動自行車總產量的2.1%。電動車市場的遲遲無法打開,也導致了上游動力電池處于產能過剩的狀態。據高工鋰電產業研究所(GBII)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動力鋰電池的實際產能已超過100億元,但動力與儲能的市場需求僅有20億元。
深圳一家電池技術公司的總經理戴先生指出,動力電池企業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訂單和資金,已經處于發展停滯狀態。其中,很多企業已經陷入發展困境。根據華芳紡織今年中報數據顯示,其上半年鋰電池業務僅獲得收入7.8萬元,目前公司鋰電池只有一條生產線投入生產。比亞迪及比克電池等企業也被其動力電池業務所拖累,長期陷入了虧損中。世界著名的鋰電池供應商美國A123公司甚至已經被迫申請破產保護。
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部總經理吳輝認為,動力電池企業面臨的風險不僅來自電動車市場,也同樣來自電動車車企。因為動力電池技術是電動車的核心技術,即使在電動車市場發展起來后,車企為避免核心技術操控在他人手中,也很有可能會自己研發電池。因此,那些已經與汽車廠商合作,銷售渠道不存在問題的動力電池企業將有望獲得更大的生存機會。